產能過剩被批評 中國駐美大使:這是個偽命題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圖/路透)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圖/路透)

文/中央社台北6日電

中國產能過剩危及全球供需平衡,不過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接受媒體專訪表示,質疑中國產能過剩「這是一個偽命題」,並說從全球範圍來看,優質產能不是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5日於官網刊登專訪謝鋒全文。

因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指示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擺脫當前中國經濟疲態,於是中國不再大舉生產鋼鐵或興建大樓,而是大量生產電動車、電池,發展生物製造及無人機的「低空經濟」,造成產能過剩導致全球供需失衡。

不過謝鋒告訴新聞週刊,有些人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這是一個偽命題,全球範圍來看,優質產能不是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尤其發展中國家能否從發展優質產能受益,是人類良知與能力的考驗。

對於各方質疑,中國補貼保護新能源產業,他說絕非如此,中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全靠全球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創新優勢和經得起考驗的品質。

謝鋒指出,人們應該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見頂」,而是會不會錯過「中國機會」的大餅;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而是「脫鉤斷鏈」阻礙全球經濟復甦、地緣政治衝突,顛覆持續80多年的世界和平。

至於新質生產力是否有助於改善中美經貿關係,謝鋒表示,資本「用腳投票」,美國等若干有遠見的企業家已敏銳感知這百年難得的歷史機遇,正聞風而動。

他說,開放應該雙向互惠,不是某個國家的獨角戲,而是各國的大合唱,以「小院高牆」和「脫鉤斷鍊」打壓別國具有競爭力的平台和產能,壟斷全球創新資源,勢必加劇技術鴻溝,阻礙世界發展。

此外,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於出訪前曾表示,中國在電動車等行業的廉價出口商品激增,可能引發供應過剩,並且損害其他國家經濟。

她說,中國政府過去對鋼鐵和鋁等產業的支持,已「導致嚴重的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而中國企業希望以低價將商品出口海外」,「如今,我們看到太陽能、電動車和鋰離子電池等『新』行業產能過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