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爆發嚴重食物中毒,圖為位於遠百A13食代館的事發店面。(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調查持續中,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透露,越南籍代班廚師的糞便檢驗出「邦克列酸」陽性,但血液為陰性,引發外界關注,並提出廚師可能少見的共生體,或者廚師是「傷寒瑪莉」等說法。但毒物科權威直言,這些說法不合常理,導致中毒的「毒素」基本上沒有帶原狀況,且引發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宿主為植物,不會在人身上共生。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資料照。(圖/記者徐文彬攝)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食品中毒案件,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已經累計通報34名個案,其中2人死亡,另有4人重症住加護病房治療中;其中有32名個案檢驗出邦克列酸陽性。而最新調查進展在於越南籍代班廚師,除手部檢出邦克列酸,之後又在糞便中檢出邦克列酸陽性,不過血液檢驗則都是陰性,王必勝分析,可能是微量攝入,會持續觀察越南籍廚師的肝功能狀況。
這項消息一出,又引起不少討論,有醫師提出,如果廚師血清檢驗抗體毒素,可能是少見的共生體;也有醫師直指廚師「既是傷寒瑪莉,也是天選之人」,直言個案相當離奇。
根據疾管署資料,傷寒瑪莉為公衛史上著名例子,瑪莉是一名職業廚師且為傷寒的健康帶原者,從來沒有發病,但是在1900年至1907年造成7個雇用家庭受到感染,後續遭隔離在小島,中間一度釋放,但又造成醫院15人感染,又被送回小島隔離至1938年她死亡為止 。
「邦克列酸沒有所謂帶原者」北榮毒物科主任楊振昌受訪直言,基本上造成中毒的毒素基本上沒有帶原狀況,不是經過暴露就會產生抗體、並存;而且不同於傷寒桿菌,引發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主要生存在植物上,沒有聽說過在人身上共生,這種說法不合常理、不可能。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則語帶保留,他分析,微生物感染若以沙門氏菌來看,康復者約有5%會變成帶菌,但邦克列酸是否會變成帶菌者,目前沒有這樣的資料。
▲寶林茶室廚師手部正反面,資料照。(圖/記者屠惠剛攝)
廚師糞便被檢出邦克列酸,楊振昌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廚師衛生習慣沒有那麼好,因為接觸食材遭到毒素污染,後續手部沒有清潔乾淨就去吃其它食物,讓少量毒物進入身體,因為量很少,血液中就沒有檢出,本身也沒有症狀與異常,只出現在糞便檢體。
但這是否能對案情有所解釋?楊振昌說,這個結果僅能說廚師有被暴露,但來源、相關原因,還要其它證據才能去解釋。顏宗海說,食物中毒調查有兩個層面,除了檢驗毒素外,另一方面則是細菌培養,目前資料都還在毒素,得等待培養結果,進一步分析,因為邦克列酸沒有解毒劑,如果細菌培養成功,或許可以看看抗生素效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