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焚化爐整修垃圾爆量燒不完 工業區廠商聯總籲中央地方協力解決「以廢轉能」

▲南投縣逐步移除各鄉鎮市垃圾山,埔里鎮已告完成。(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垃圾山。(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台灣目前有24座焚化爐,其中,高雄4座,台北、新北、台中各3座,基隆、宜蘭、苗栗、嘉義縣市、屏東、台東各1座,台南與彰化各2座、高雄4座,但半數以上焚化爐已超過20年使用年限,有的甚至超過25年、30年,至於沒有焚化廠的縣市,垃圾只能送往鄰近縣市代燒。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執行副秘書長許文龍表示,除了民生息息相關的廢棄物燒不完外,全國工廠所產生的大量事業廢棄物應何去何從也是個大課題,過去因為產業外移關係,整個事業廢棄物量的問題不容易被各界看見,但在中美貿易戰後,廠商﹑台商回來投資後,訂單跟貿易量增加,事業廢棄物激增的問題就被突顯出來。他提醒,來自環保的聲音一下指出不能在焚化爐燒或不能掩埋、要再利用,當大家都只願意當指責的一方,卻不願意做解決事情的那一方時,若事業廢棄物無法妥適處理,對於台灣投資環境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台灣垃圾量逐年增高,從2021年一般廢棄物總量突破千萬噸,2022年超過1123萬公噸的數字更創下紀錄。依環境部112年最新統計,光是12月一個月內,全國各縣市包含一般垃圾、資源垃圾與廚餘量在內,總計廢棄物生產量就多達99萬171公噸。由於近年來各地焚化爐陸續進入歲修整改期,地方上不時就會傳出垃圾爆量或拉警報的消息,「垃圾山」畫面更令人印象深刻,近日台東縣焚化廠與桃園欣榮焚化廠因整修,再度讓成千上百公噸垃圾的堆置掩埋問題搬上檯面,在當地也引起了居民抗議與藍綠民代關切。

依環境部目前正在研擬的《廢棄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架構,廢棄資源分為再使用、再利用、無循環利用價值三類,但問題是無法進行再利用或再使用者還是仍需處理,面對事業廢棄物量不斷攀升的處理高熱值廢棄物基本上還是得靠24座老舊焚化爐,在運轉效率與妥善率低的情形下,也凸顯了工廠事業廢棄物無處可去的困境,特別是當擁有焚化爐的縣市負擔變大時,幫其他縣市代燒的量能自然也會跟著減少,大量民生垃圾被臨時堆置與環境汙染問題所掀起的民怨,可想而知。

▼全國各縣市一般廢棄物、事業廢棄物統計。(點圖可放大/翻攝環境部官網)

▲垃圾山。(圖/翻攝臉書、環境部官網)

▲垃圾山。(圖/翻攝臉書、環境部官網)


 許文龍對此也表示,台灣焚化爐在運營上的問題除了廠齡偏高外,另一個就是設計熱值偏低,因為當時只針對民生垃圾去處理,熱值多在1300至1600 kcal/kg左右,使得很多事業廢棄物沒有辦法在焚化爐直接燒或用混燒方式因應,但燒事業廢棄物,例如橡膠、塑膠皮革,熱值需要5至6千kcal/kg,長期用焚化爐,使用時間要拉長,歲修的次數當然也會增加,加上在熱負荷的考量下需控制垃圾處理量,每當有垃圾處理問題浮現,就會成為主政單位頭疼的議題。
 
對於地方縣市近來的垃圾爭議與先前SRF桃園設廠受阻,許文龍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指出,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工廠越多的地方就有越多的事業廢棄物,在事業廢棄物長久以來無處去的情形下,眾人才開始想要怎麼解決,而SRF(固體再生燃料)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出現的「以廢轉能」新解方,在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SRF也是被政府列為將具熱值之廢棄物或生物質轉製成燃料的關鍵戰略中的技術項目。

▲垃圾山。(圖/翻攝臉書、環境部官網)

▲▼垃圾山問題嚴重,有的推置狀況甚至高出馬路8公尺。(圖/翻攝張肇良臉書)

▲垃圾山。(圖/翻攝臉書、環境部官網)
 
許文龍表示,目前全省有10幾座SRF廠陸續啟動或試辦,當初從國外歐洲引進時,大家都覺得應該可以接受,因為它的篩檢標準與技術可以把能燒的、不能燒的垃圾分選出來,讓原本只能廢棄或無法回收的物質有再次利用的路徑與機會,對於後端防治污染工作的執行與把關也會有助益,「我們那時的想法也是傾向由大型SRF廠來做,大型的比較不敢亂來」。
 
另外,許文龍也指出,過去工業區沒有環保概念、沒有焚化爐規劃,但現在廠商這麼多,不少聲音都反應新北、桃園、雲林、台南、高雄事業廢棄物應該趕快想辦法解決,不要光炫耀台商回流投資金有多少,卻讓事業廢棄物沒地方去,這樣的邏輯的確會讓人覺得很矛盾,總不能垃圾都往別人家倒就表示自己環保,廠商與政府間一旦缺乏信賴,對於台灣投資環境的評價絕非好事,畢竟垃圾爆量是經濟部、環境部與當地縣市政府在源頭減量、廢棄資源清理﹑分類回收、再利用的範疇中所必須共同面對與協力解決的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