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因為中央想要打造電巴國家隊,但看起來也只扶植其中2家。(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許多客運業者想要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汰換燃油車、改換電動巴士,卻等不到新的車廠,購買非國家隊的電動巴士又無補助,此外還得面臨供電瓶頸、都會區尋找公車充電場站不容易等問題,造成電動公車發展不易,而北市府想要透過交通運具加速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也面臨困境。
台北市議員王欣儀18日指出,去(2022)年原訂汰換400台燃油公車,後來正式上路是314台,完成率近8成,勉強及格,但今年原預定汰換400台,卻萎縮剩下6%(22台),主因在於公車業者現在只能選擇經交通部、經濟部審查合格的「國家隊」電巴,目前僅有「2家業者,共2款車型」能被選擇,完全是賣方的獨占市場,對台北市公車業者而言選擇性太少,缺乏市場自由競爭機制,毫無比價的空間,造成車輛價格居高不下。
在18日的交通部門質詢中,王欣儀指出,為配合中央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台北市自2018年至2023年已汰換650台燃油公車為電動公車,現今電動公車申請驟降,推動進度呈現一攤死水,北市府再不積極拿出解方,想要達成2030年將近3,600輛燃油公車全數汰換為電動公車的目標肯定跳票。
另外,王欣儀也進一步質疑表示,原本共有7家車廠提供公車業者自由選擇,因為中央想要打造電巴國家隊,但看起來也只扶植其中2家,且這2家廠商又剛好各自採用不同的充電型式,彼此也不會打架競爭,難道又是民進黨政府認證的「高端」業者才能進入市場?公車業者若不買「國家隊」的電巴就拿不到最高680萬元的補助(購車補助370萬元、選配自動駕駛輔助設備加碼150萬元、環境部維運補助160萬元);若買的是「新的車型」又可再拿到150萬補助,但新車型的補助額度僅提供100台,此舉是讓國家隊的廠商更強勢嗎?
對於零排放的「氫能」被視為是終極潔淨能源,氫能電巴也是低碳運具的一種選擇,王欣儀則認為,交通部今年3月已頒布氫能大客車試辦計畫,有公車業者也有意投入使用,因為目前可以引用國際有實績的車廠產品,不受須採購「國家隊」的限制。此計畫補助須由地方政府、汽車客運業者、氫燃料大客車車輛業者共同組成團隊,並由地方政府為代表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現今如有公車業者想要另覓出路,發展氫能公車,北市府應拿出積極的態度及做法協助推動,例如可用『試辦計畫』的方式積極進行,若試辦可行再大力推動」。
對此,交通局長謝銘鴻局長在答詢表示,申請氫能電巴的補助機會,台北市會率先來做,不會讓給其他縣市。另外,公運處長常華珍也補充說明指出,這個月已有公車業者與車廠想組團隊,並向市府提出法規建議,交通局與產發局會積極協助、推動,待業者、市府都達成共識後會向中央提出申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