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座位代碼「謎樣跳號」! 日媒揭背後巧思:更有效率

▲▼機艙,飛機,搭飛機。(圖/CFP)

▲飛機座位代碼暗藏巧思。(示意圖/CFP)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民眾搭飛機時或許曾經好奇,座位代碼看似按照規律,卻又不完全按照順序,究竟如何安排與組成呢?日媒「乗りものニュース」解釋,各航空公司的代碼規則都有巧思,以全日空(ANA)為例,空服員能夠提高效率,旅客也能縮短等待時間。

報導指出,客機座位代碼通常以「數字」表示機艙前方到後方的「第幾列」,又以「英文字母」表示機艙左舷到右舷的「哪一個座位」,有時卻不會按照順序,反而出現「跳號」的現象。

以全日空為例,該航空波音737-800從左舷窗戶開始是「A、B、C、走道、H、J、K」,卻跳過「D、E、F、I」。首先,跳過「I」是因為太容易跟「數字1」搞混,其他字母規律是,「A、K」為靠窗座位,「C、H」為靠走道座位,如果碰上有2條走道的大型客機,「D、G」也是靠走道座位。

全日空解釋,2000年代開始,公司內部實施「思考模式標準化」,藉此分配規則安排新客機座位代碼,不論是左右舷共有10排、7排或6排的大小客機,「如果英文字母和靠窗或靠走道的關係確定下來,對於空服員而言,工作效率能夠提高,指引也會更加精準。對於旅客而言,員工處理事務的能力提升,也能縮短等待時間。」

不過,每間航空公司的分配規則可能不同,也有一些企業傾向按照順序排列,例如「捷星日本航空」,這可能是因為廉航傾向採用同類型或同系列機型,降低各種成本。

搭經濟艙3大座位超NG! 空服員專業分析「隱藏缺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