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護腎從小開始!觀察5症狀提早發現腎臟病 醫曝保健2口訣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每個人有幾顆腎臟?」「腎臟長在哪裡?前面還是後面?」「腎臟的大小大概多大?有多重?」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首場學童護腎衛教宣導講座5月13日在花蓮市中華國小朝會登場。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陳醫師指出,從互動中可以看出中華國小學童對腎臟功能有初步的認識,希望透過講座提醒小朋友將護腎行動落實在生活中。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如何將護腎知識落實在學童的生活中,一直是陳明群醫師每每在學童一四七健檢之後,出現九%上下、甚至近一成的尿液篩檢異常比率,深感憂心並認為應積極推廣的校園衛教;這次經由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與中華國小健康中心合作,週一朝會有全校14班177位學童及19位老師參加,校長江政如在致詞後,致贈感謝狀給陳明群醫師與徐淑華個案管理師。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首場學童衛教在中華國小登場,校長率全校師生,一起與醫護為護腎愛腎加強知識努力。

陳明群醫師除了透過淺顯易懂的簡報資料,說明腎臟在人體的位置、大小、構造等,以及清除體內廢物、排泄藥物、維持水分、調節體液酸鹼及電解質平衡、分泌賀爾蒙、調節血壓、不同年齡層的每日排尿量……等腎臟功能,也提醒腎臟病高危險群有哪些人,以及「腎臟功能受損超過三個月而無法恢復原有功能」就是慢性腎臟疾病等訊息。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講座最後進入有獎問答,透過問題與學童的回答,複習整場慢性腎臟病講座的內容。

在談起慢性腎臟病的症狀「泡、水、高、貧、倦」時,陳明群醫師發現大部分的學童都有初步的了解,但他提醒小朋友在生活中即可自我觀察尿液,並了解不抽菸、不濫用偏方藥物、不用非醫師處方的藥物、不憋尿並適量喝水、維持理想體重沒有鮪魚肚等「四不一沒有」,以及「五控三避」控制血糖、血壓、蛋白尿、血脂肪、尿酸,以及避免感冒過度勞累、接受會傷害腎臟的檢查、抽菸等防治腎病的知識,更希望學童帶回家中與父母親、長輩分享護腎方法。

▲▼小兒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明群與二百多位學童,一起為腎臟保健知識大作戰。(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花蓮慈院腎臟慢性病防治中心也準備「腎」杯橡皮擦與參加問答的學童結緣,一起來保腎護腎。

兒童如何做好保健?陳明群醫師強調,要注意陰部清潔,減少便秘、預防泌尿道感染之外,要避免高鹽、高油脂飲食,如薯條、洋芋片、炸物,最重要是補充適量的水分,如果晨起第一泡尿液出現深黃色表示水分不足,同時也要注意尿意是否有茶色尿、紅色尿、泡沫尿,及高血壓症狀如頭痛,若有異常,要儘早就醫;若家中有慢性腎病遺傳性病史的孩童,建議每半年作一次尿液篩檢。

講座最後,進入有獎問答,在校護古曉萍安排下,每班一人代表,透過陳明群醫師的問題與學童的回答,再回過頭複習整場慢性腎臟病講座的內容,還包括血液透析、居家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安寧療護等腎臟替代療法。花蓮慈院腎臟慢性病防治中心也準備「腎」杯橡皮擦與參加問答的學童結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