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制度、教練雅量雙重影響 基層體育揠苗助長成常態

2024年05月22日 09:58

▲ 在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中締造100公尺、200公尺雙料金牌的徐唯宸,日前在體育圈引起關注,有外界抱持憂心的看法,認為國小學童如此身形體態及成績,恐將對未來發展構成限制。(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 張家羽/地方政府機關人員

近日國內體壇熱議一項話題,便是甫結束的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當中的國小男童100公尺、200公尺雙料金牌得主徐唯宸,分別以11秒45及23秒26的成績締造新猷,因該成績對照同年齡層的表現極為亮眼(即便在國中層級亦能名列中上水準),便引起各界熱烈討論,更有外界抱持憂心的看法,認為國小學童如此身形體態及成績,恐將對未來發展構成限制,坦白說,這已是「炒冷飯」的話題了。

筆者先且不討論此次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的個案,畢竟國小學童未來依舊有突破自我的可能;而「揠苗助長」的道理,相信絕大數人都懂,但始終無法反映在實際現況,以生理學的角度而言,選手太早從事正規的競技訓練,不論在生理、心理都容易存在隱憂,例如:生理上容易影響學童生長軟骨、身體鈣離子流失、肢體協調及動作技能僵化;心理上則是容易導致心生乏味與排拒、適性取向窄化等,因此在台灣培訓體系,講究是國小著重觀念及興趣啟發、國中訓練以「質」及動作技巧為基底,高中階段則是將「質」、「量」作階段調和,並納入專項體能為重點,成人組已有前項的基礎,最終是琢磨在細部技術做修正,尋求突破臨界點的可能,因此,以培訓角度而言,各階段皆具有目標及任務。

▲ 許多教練都會希望選手的生涯顛峰,在自己任內開花結果。(示意圖/中華田協提供)

但,為何國內偶有學生級選手過度訓練導致成績停滯,甚至是提早結束競技生涯的情形呢?很簡單,如果單純以選手發展的脈絡而言,許多教練都會想讓選手的生涯顛峰,在自己任內開花結果,哪怕是未來還有精進發展的可能,也不惜將選手潛能在短期間開發的淋漓盡致(例如:過早從事重量訓練、過度超出合理的負荷強度),卻大幅縮短讓選手面對瓶頸的時間;這或許跟評鑑考核制度有關,抑或是和教練個人雅量有關;試想,如果教練為追求績效,忽略選手未來長遠發展,又假如教練想收割即時光環,限制學童往後多元成長,就不難想像此般現象為何會屢見不鮮了。

筆者回顧一個多月前,國際體壇的一項新聞,牙買加一名青年短跑新星Nickecoy Bramwell,日前在Carifta運動會出戰男子田徑400公尺,跑出47秒26的成績,刷新國內的U17紀錄,而握有該項目前紀錄的選手,正是現今全球100公尺、200公尺紀錄保持人Usain Bolt(前紀錄47秒33),雖說400公尺並非Usain Bolt的主項,但Usain Bolt生涯最佳依舊可跑出45秒35頂尖成績,有趣的是,Nickecoy Bramwell這樣的表現,以過往台灣同期選手而言,成績尚無明顯差距,甚至表現更具出色。

▲ 有「牙買加閃電」之稱的博爾特(Usain Bolt)。(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2013年國內短跑好手王偉旭為例,曾以17歲之姿跑出46秒98成績摘下世界中等學校運動會金牌;而2005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應屆高中男子田徑400公尺金牌──黃志豪,當時年僅高二的他也跑出47秒36,在同期國際排名亦十分夠水準;另以當今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為例,曾在2013年全國運動會跑出21秒09,未滿17歲的他,在當時全球同齡選手而言,其成績亦可躋身世界前8絕對沒問題,在在顯示台灣選手在學生層級賽事,非常具有競爭力。

但將時間軌跡拉回現在,撇開選手自律或是否能穩定維持訓練的變因不談,為何台灣成人選手的成績水平,卻始終與世界存在距離? 不得不說,這或許存在著體質基因的成分,但不當的開發(時機、強度)會讓選手更早接近「天花板」是無庸置疑的(畢竟訓練強度必須搭配生理、心理成長及當下現況作調整),對照歐美國家的訓練觀,是把選手開發潛能的階段,設定的更為深遠且宏觀,也許是追求國家代表隊、也許是考量職業生涯,無論如何,他們選擇讓選手在成熟、適當的階段,發光發熱。

▲ 當今的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在17歲時參加2013年全國運動會時,跑出21秒09的成績。(圖/中華奧會提供)

回過頭來,這便是一位教練「育成」與「剪綵」的內心角力了,當一位選手成名的時機點能有所選擇,便是考驗教練本身能否具有「成功不必在我」的雅量,執教時若遇上天賦異稟的選手,會思考選手未來的長遠發展,還是傾向在自身麾下能全然開發?畢竟,綜觀國内選手生涯,面臨到的教練不只一個、二個,而是很多個(小學、國中、高中、大專院校、社會甲組、職業層級),再加上當前評鑑考核機制(競賽成績指標依舊是主流),任何環節的銜接、磨合,都是成為選手實力成長的關鍵;因此,當前國內考核績效若不調整,再加上基層教練若欠缺長遠培育的思維,基層體育揠苗助長的議題,始終會是冷飯熱炒、無法根治。

國內一位頗負盛名的黃姓資深短跑教練表示,「以競技生涯觀點而言,各階段均有階段性目標,如果過於躁進開發選手,反而會扼殺選手的表現」,黃教練進一步指出,基層教練重要任務是啟發及培育,當一位優秀選手嶄露頭角後,將其輸送至國家培訓隊、代表隊進行專業體制的訓練,才能彰顯意義,同時不單是訓練績優選手爾爾,找尋潛在優秀選手並培育成才,這也才是基層教練的初衷。

▲ 基層教練重要任務是啟發及培育。(示意圖/主辦單位提供)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