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如何促進府會關係的協調與合作。(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藍白合作推動的國會改革案,遭民進黨砲轟「國會擴權、毀憲亂政」,立法院外出現萬人齊聚的陳抗,反對程序不正義。對此,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表示,現在的台灣是由「少數政府」執政,未來也可能會出現4種狀況,包括覆議、釋憲、公投和倒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認為,如果擔心總統變成酷斯拉,那麼應該限制的是酷斯拉的破壞行動,而不是藉由國會擴權,創造出另一隻金剛,酷斯拉和金剛打起來,不是踩壞更多房子?
Y’s Day「週三青年日」22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探討「台灣政治變遷下的民主化:如何促進府會關係的協調與合作」,蘇子喬、沈有忠是在這場座談會中,做上述表示。同場受邀的與談來賓,還包括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宏銘,以及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這場座談會由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主持,他在開場時表示,正在發生中的公民運動,讓社會大眾重新聚焦行政和立法權之間的互動關係,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特別提到要透過「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這在過去的總統就職演說中從未出現,顯見府會關係的協調與合作在未來四年是相當重要的問題。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認為,立法監督行政是常態,但要符合法治。現在的國會已超出立法權範圍,涉入行政和司法領域,例如,國民黨提出的2兆元花東建設條例,本質是增加預算,但立法院其實只能刪減預算、不能增加。另外,立法院的擴權還包括要求審閱偵查中的案件副本,甚至交由立法院司法委員會來調查案情,這根本是「太上立法院」,如果在體制內無法解決,體制外也只能靠人民的力量來抑制無限擴張的立法權。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表示,台灣現在是由「少數政府」執政,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如仍遵循民主的遊戲規則,就能證明民主還在深化,但面對現在國會改革法案的僵局,如果藍白合作強渡關山,未來也可能會出現4種狀況,包括覆議、釋憲、公投和倒閣。蘇子喬也預測,賴清德10月將提名新的大法官,屆時人事任命需要立法院同意,很有可能會再次引發新一波的朝野衝突。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認為,現在的國會擴權案實在令人無奈,國民黨只是想讓賴清德政府在未來跛腳、4年一事無成。他認為,這種擴權案完全沒有「超英趕美」,比方說,國民黨一再引述的美國國情咨文報告,其實是美國總統向民眾說明未來政治方針的報告,對象不是針對國會議員,而且美國總統發表完報告後就會立即離開,完全不是國民黨想像中熱鬧激烈的可以進行質詢問答。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宏銘說,行政和立法權之間的爭議和衝突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這顯示兩者相互制衡,人民權利獲得保證;但如果陷入僵局,就不是好事,因為僵局會造成行政機關停擺,國家停滯不前。台灣不像美國有期中選舉,因此未來4年總統和國會之間的僵局無法透過選舉來調整,行政和立法的角力將持續、甚至變得更加劇烈。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宏銘。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則透露他自己對未來的局面感到悲觀,行政立法衝突可能會更加嚴重。沈有忠表示,台灣憲政權力傾斜的問題在於,總統的職權和權責不明確。如果擔心總統變成酷斯拉,那們應該限制酷斯拉的破壞行動,而不是藉由國會擴權,創造出另一隻金剛,「酷斯拉和金剛打起來,不是踩壞更多房子嗎?」他強調,制度是要降低風險,而非像現在的國會擴權一樣,只是製造更多的衝突。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時隔16年,台灣首次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朝小野大狀態、亦是民主轉型後首次同一政黨的第三次執政,當大家期待有更好的民主討論環境時,卻換來國會從二月開議以來,在國民黨及民眾黨聯手下,強行沒收民主討論機制,將相關法案逕送院會表決的民主危機狀況。
董思齊認為,賴清德在總統就職演說中表示「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台灣經驗非常寶貴,因為這是經濟轉型和民主轉型同時成功的少數案例,他也呼籲朝野政黨必須重視民意,在確保台灣主權完整的情況下,展開民主討論,畢竟「沒有主權,就沒有民主」。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