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10種警訊」恐是罹癌了! 國健署長:快去醫院檢查

▲吞東西卡卡示意圖,喉嚨痛。(圖/記者嚴云岑攝)

▲若觸摸到身體有腫塊,也是癌訊警訊之一。(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曾羿翔/綜合報導

衛生部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日表示,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提供良好的罹癌後照護,將可有效提升罹癌病人的存活率。其中吳昭軍署長就提醒民眾,若在不明原因下,發現身體出現下列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檢查。

吳昭軍署長列出以下十大癌症警訊,若有疑慮立即就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排便、排尿習慣改變,如:出現血便、血尿或糞便形狀改變

2.傷口及潰瘍久不癒合

3.異常出血或有分泌物

4.觸摸到腫塊

5.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

6.痣或疣有明顯變化

7.長期咳嗽或聲音沙啞

8.身體特定部位持續疼痛,久未改善

9.在未有特意節食或運動的狀態下,體重急遽減輕(體重於兩週內減少2公斤或一個月減少5公斤)

10.不明原因的發燒及倦怠感

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罹患癌症時別驚慌,癌症醫療防治醫院透過專業的診療及照護協助您,除了癌症診斷與治療服務外,亦提供多項服務,如:運動防癌講座,促進運動防癌及罹癌後的運動與復健照護,加強防癌及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緩解罹癌後之情緒壓力,由心理師提供院內癌症病人心理支持服務;並設置癌症資源中心,由醫院內個案管理師的照護、癌症資源中心提供罹癌所需資源,順利銜接治療後返回社區的生活。再次提醒您,多多利用癌症篩檢服務,篩檢若有異常,請儘速就醫確認並接受治療!

▲▼斯洛伐克一名中年男子跑完馬拉松後,發現陰莖海綿體出現血栓的症狀。(示意圖/CFP)

▲規律運動且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可有效預防癌症。(示意圖/CFP)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有30到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遠離四大危險因子:菸、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進而有效預防癌症:

1.拒菸、拒檳榔

2.拒絕過量飲酒

3.健康飲食,包括均衡飲食、攝取蔬果、減少食用加工產品等

4.規律運動

5.維持健康體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