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高峰已過!上周仍增1.5萬人就醫 還有6歲童染克沙奇A2重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腸病毒高峰已過!疾病管制署今(28)日公布最新疫情周報,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1.5萬人次,和前一周相比下降15%,疫情高峰已經在2周前、5月中旬時出現。不過目前仍然是流行期,上周也新增1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6歲男童,感染腸病毒並出現頸部疼痛僵硬,被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並檢驗出腸病毒克沙奇A2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5月19日至5月25日)門急診就診計15,180人次,較前一周(17,888人次)下降15.1%,這一波疫情高峰出現在5月中旬,但是目前仍處流行期,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近期無新增個案,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上周仍有一起重症,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表示,個案為北部6歲男童,於本月上旬因發燒及疱疹性咽峽炎症狀就醫,3天後出現頸部疼痛僵硬情形再度就醫,經檢查疑似急性無力脊髓炎,於當日收治住院,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並採檢,因檢出克沙奇A2型而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經審查研判為確定病例,個案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2例及克沙奇A10型1例,其中2例年齡為未滿1歲幼童,病例數與去(2023)年同期(3例)相當,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略降,惟仍處流行期,籲請家長等幼兒照顧者保持警覺,不可掉以輕心,應持續加強手部衛生、做好環境消毒與通風、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防交叉感染,並留意幼兒健康狀況。

疾管署強調,一旦發現幼兒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