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警訊!疾管署點名「3縣市」病媒蚊指數偏高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登革熱疫情蠢蠢欲動!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28)日表示,登革熱已經連續三周沒有本土病例,不過監測卻發現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三縣市的病媒蚊指數,出現「較正常為高」的警訊,由於近期多有降雨加上高溫,提醒民眾落實孳生源清除。

疾病管制署今(28)日表示,國內上周(5/21-5/27)無新增登革熱本土病例,今(2024)年截至5/27累計164例本土病例,係去年疫情延續,累計病例分布高雄市135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及嘉義縣1例,並累計2例重症病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上周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印尼(4例)、新加坡及疫調中(各1例),今年累計92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於2-52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45例為多,其次為馬來西亞17例及馬爾地夫9例。

由於境外移入風險持續,籲請民眾前往當地時落實防蚊措施,外出時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

疾管署也提醒,由於登革熱潛伏期為3至14天,國人在國外遭感染後往往是回國才發病;回到社區後才發病的民眾受到斑蚊的叮咬,此斑蚊經8至12天後將具有傳染登革熱病毒的能力,增加本土病例發生的風險。民眾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時請落實防蚊措施並儘速就醫,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及治療。

疾管署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氣溫炎熱且受鋒面影響降雨頻繁,有利於病媒蚊孳生;清除孳生源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方法,任何會積水的物品都可能孳生病媒蚊,請民眾主動整頓家戶內外環境,避免堆置戶外的物品於雨後形成孳生源,同時落實「巡、倒、清、刷」,經常巡查家戶內外是否有積水容器,儲水容器應每周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