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板明夫揮別22年記者生涯 自爆遭中國監控、要留台灣捍衛民主自由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曬出自己的新名片與頭銜。(圖/翻攝自Facebook/矢板明夫)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曬出自己的新名片與頭銜。(圖/翻攝自Facebook/矢板明夫)

實習記者石嘉豪/台北報導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昨(31日)在個人社群平台透露,即日起已經離開服務22年的《產經新聞》,然而,最讓他感慨的地方在於,現在正值台灣非常重要的歷史過渡期,需要有人幫忙發聲,讓世界更了解台灣,為此,他打算和家人繼續留在台灣,捍衛台灣的自由和民主。

矢板明夫提到,31日對他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因為5月31日,是他在產經新聞服務的最後一天。

據了解,矢板明夫在2002年進入產經新聞當記者,轉眼已經過去了22年。「最初3年,我在日本的鄉下跑警察線和地方行政,然後,調到東京本社採訪日本外交和國際新聞;2007年初被派到北京,一口氣住了10年。」駐北京記者期間,讓矢板明夫最難忘的是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後,他在災區住了將近一個月,親眼看到了很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此外,矢板明夫也點出,在北京的期間,他經歷了中國共產黨的權力從胡錦濤集團過渡到習近平個人,中國的大方向從走向世界又回到了閉關鎖國。

矢板明夫坦言,雖然寫過很多獨家報導,也出版過好幾本書,但是在中國期間,「我的心情一直十分壓抑,因為我每天24小時,都生活在被中國當局嚴密的監視下」。

直至2016年底,矢板明夫回到東京,做了3年編輯;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的時候,他被派來台北,按照報社的人事規劃,他已經來台灣4年了,任期接近尾聲,隨時就要準備打包回國了。

不過,矢板明夫認為,現在的台灣處於非常重要的歷史過渡期,需要有人幫忙發聲,讓世界更了解台灣、關注台灣,同時,在面對來自中國的認知作戰無孔不入的情況下,需要一個了解中國政權邪惡的人,提醒大家要注意哪些事情。

「若留在台灣,自己或許可以扮演這樣的一個角色」,於是,矢板明夫向《產經新聞》提出了辭呈,今後,他會和家人一起留在台灣,盡所能和大家一起捍衛台灣的自由和民主,也會繼續推動一些日台交流的項目。

最後,矢板明夫強調,從6月1日起,他就不是《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媒體朋友引用他的觀點時,請更改一下頭銜。「今後,也請多多關照。」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