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涉恆大財報造假風波 普華永道遭21家大客戶解約

▲▼恆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受恆大造假案影響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近期接連被多家大陸上市公司解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受恆大造假案影響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台譯:資誠)近期接連被多家大陸上市公司解約。據不完全統計,近日,已有中國石油、中國人保、招商銀行等21家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在短時間內接連取消與其合作。

據《北京日報》報導,5月30日晚,中國石油發布公告稱,鑑於近期有關審計行業相關事項還需進一步核實,經公司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以下合稱「普華永道」)協商,公司決定取消原定提交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的《關於公司聘用2024年度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中國石油並非普華永道丟失的唯一大客戶,近期中國人保、招商銀行、中國中鐵等上市公司也接連宣布與其暫停合作。此外,4月底以來,普華永道還與寧波港、寧波遠洋、滬矽產業、邁瑞醫療、東鵬特飲、青島港、粵電力A等多家上市公司結束合作。

根據Wind數據,2023年,普華永道的A股年年報審計客戶共有107家,當期審計費用收入超過8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9家A股、2家港股上市公司,取消了與該所合作。僅已披露金額的17家公司,涉及的相應審計費用就超過2億元。

從這些公司發布的公告可以看出,部分公司本次變更會計所原因是普華永道已連續8年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達到《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辦法》規定的連續聘用會計師事務所的最長年限,但也有公司選擇取消續聘的原因為「擬續聘會計師事務所近期相關事項尚待公司進一步核實」、「考慮公司現有業務狀況、發展需求」和「基於審慎原則」。

對於此次解約風波,有業內人士分析,或許是由於近期普華永道捲入恆大造假案而受到質疑。今年3月,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根據該公告,恆大地產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而對於恆大2009年至2020年的年報,普華永道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

隨後,一封「是誰把普華永道帶入恆大這個火坑」的匿名信在網路流傳,普華永道被指捲入恆大財務造假案。該事務所對此回應稱,該匿名信含有有關普華永道及部分合夥人的不實資訊,相關言論與事實明顯相悖,嚴重侵害了普華永道的商業聲譽和合法權利,造成了惡劣影響,公司已經採取應對措施。但相關質疑聲音仍然存在。

最近,證監會發布對恆大造假的處罰之後,同時表示,「正在推進對相關仲介機構的調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