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官兵服役4~9年、平均26歲退役 「轉職困難」勸退青年從軍

▲▼新任退輔會主委嚴德發 國防委員會 立法院 聯訪。(圖/記者屠惠剛攝)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今(5日)赴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並備質詢,綠委洪申翰質詢時指出,近三年退伍人員比例,服役4~9年的官兵有64%,平均年齡僅有26歲,接下來轉職卻成為問題,應建立職能涵養對照分析,效法美國、韓國,做好軍事與民間專長轉換。嚴德發則承諾,會和國防部協調辦理,並在下會期業務報告提出合作進度。

洪申翰質詢時提到,以前許多人因家境貧窮,讀軍校包辦生活費,又有津貼照顧家庭,他們從十五歲、十八歲進入軍隊體系,軍旅生涯幾乎就是整個職涯、退伍即退休。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在徵募並行制度下,軍隊需要大量服役4~9年的短役期官兵。退輔會統計,近三年退伍人員比例,服役4~9年的官兵有64%,平均年齡僅有26歲。

洪申翰強調,軍旅生涯絕對不是他們職涯的終點,只是其中一個階段,我國許多青年不願意從軍,是因為離開部隊找下一份工作時,幾乎是從0開始。「主委,目前軍人退伍前半年才會進行就業培訓,你覺得夠嗎?」對此,嚴德發也回應,半年的時間太短。

洪申翰舉例,一個民間企業老闆,看到履歷表上面寫「戰車營營長」,會覺得「公司又沒有戰車給你開,很抱歉請你另謀高就」。因為民間公司,根本無法想像營長這個職稱,代表什麼內涵。

洪申翰指出,若用勞動部的職能涵養對照分析,會發現營長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包含管理400人規模的生活、演訓任務,還有所有戰車的維修、調度,其中更有許多領導、運輸管理、人資、倉儲管理等知識、技能;但國防部沒有建立職能涵養對照分析,再加上軍隊的封閉性,民間公司很難想像每個官科到底會什麼,對軍人轉職來說莫大的傷害,應效法美國、韓國,做好軍事與民間專長轉換,才能有益退役軍人尋找事業第二春。

洪申翰舉例,勞動部職能發展應用平台設有「職能內涵轉換表」、「職能基準一覽表」,找專家學者來解析、拆分每一個職業包含的主要職責、工作任務,以及每個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讓企業清楚了解人才的價值和能力。退輔會應偕同國防部參考並規劃。嚴德發承諾,將和國防部協調辦理,並在下會期業務報告提出合作進度。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