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顆熱量抵1.5碗白飯「北部粽更勝南部粽」 5撇步安心吃粽

▲北部粽餡料先經油炒,熱量比南部粽稍高。(圖/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北部粽餡料先經油炒,熱量比南部粽稍高。(圖/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又美味的粽子將充斥生活周遭,營養師和南投縣衛生局都表示,慶祝節日時適量飲食也很重要,一顆肉粽熱量就將近1.5碗白飯,「北部粽」熱量又比「南部粽」稍高,而粽子的主要成分為糯米易致血糖上升,提醒民眾一天最多吃一顆,尤其慢性病患者更需要謹慎考慮選擇食用。

南投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日前至仁愛鄉松林文化健康站,辦理「美味香粽配香糯營養均衡慶端午」營養講座,活動結合當地食材「香糯米」提供民眾包肉粽實做體驗,教導民眾6大類食物的分類與營養,在端午佳節享用自己親手包的粽子,並可兼顧均衡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投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賴仁傑表示,粽子做法、餡料、外觀或熱量因地域會有所不同;北部粽與南部粽的烹調方式與口感亦不同:北部粽熱量約500至600大卡、南部粽為400至500大卡,而一碗白飯為280大卡,因此千萬不要小看粽子的熱量;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毛柔壹則解釋,一顆肉粽熱量約500大卡,而北部粽內餡會先用油炒過,因此熱量會稍比南部粽高一些。

▲南投縣衛生局分享端午節安心吃粽的「5撇步」。(圖/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南投縣衛生局分享端午節安心吃粽的「5撇步」。(圖/南投縣衛生局提供)

縣府衛生局長陳南松也分享「安心食用的5個小撇步」,即可吃得健康又安心:

一、 每天1顆剛剛好:粽子常被當成正餐來吃,甚至可能會吃更多,如果稍不留意吃過量,就會攝取過多的熱量;二、 減少沾醬的使用:粽子的餡料已經調味,若再搭配其他沾醬使用,則增加熱量與鈉含量的攝取,高血壓患者需多留意;三、 未精緻全榖雜糧代替部分食材:部分食材或米可替換成未精緻全榖雜糧類,像是糙米、紫米、南瓜、地瓜或栗子等,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與礦物質,還能延緩血糖上升。

四、 蔬菜與粽子配著吃:粽子的餡料富含纖維質的部分,可能只有筍子與香菇,因此記得搭配蔬菜,以均衡飲食;五、 換個方式更健康:以瘦肉、雞肉或豆製品取代較肥的五花肉,並細嚼慢嚥,減少腸胃負擔、避免消化不良,餡料則以滷的方式取代油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