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追問第一擊定義 顧立雄強調「自衛權」:這部分不宜對外公開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7日)赴立院備詢,對於媒體持續追問「第一擊」定義?顧立雄回應,昨天有講過,可能是法律用語,外界可能不太能理解,國防部視威脅程度合比例性來行使自衛權利,相關處置規定都已在「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做完整律定,但這部分不宜對外公開。

▲▼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立法院 答詢。(圖/記者屠惠剛攝)

▲國防部長顧立雄。(圖/記者屠惠剛攝)

顧立雄昨日赴立院備詢,藍委詢問「第一擊」概念與定義,顧立雄回應,「我們沒有第一擊,只有自衛權的行使。」他表示,現在對自衛權的行使規定,在於「共軍攻擊我在航機艦設施,或是攻擊我本外離島,以及未經許可任何飛航實體進入我12海浬領空跟領海」。

今也有媒體持續追問,顧立雄表示,昨天有講過,可能是法律用語,外界可能不太能理解,國防部視威脅程度、合比例性來行使自衛權利,相關處置規定都在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做完整律定,但這部分不宜對外公開。

美國宣佈將對台灣出售總價值達3億美元的F-16戰機零件,另美國訪團也建議台灣發展無人機系統。對此,顧立雄指出,有關零物件是為了維護、維持F-16妥善率,不管是通用、專用性零物件都必須要購置。

顧立雄強調,對於無人機發展目標,國防部現在積極與民間一起籌劃,日後無人機自主產製能量也很重要,會在研發跟產製上會持續精進,這也牽涉到AI系統,包含敵我辨識等等,這部分都尋求國內外成熟技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