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北京定調統一中國=黃埔精神 賴清德擬以創校3精神接招

▲▼總統賴清德接待外賓。(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兩岸都舉辦紀念活動,以爭搶建軍歷史的話語權。北京17日將於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央紀念活動,由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發表談話,主軸預計以「統一中國」來定調「黃埔精神」;而總統賴清德16日赴高雄陸軍官校的演說視為接招;若從中華民國史觀,黃埔創校精神為守護民主自由、保障民權、打倒專制獨裁,這估計會是賴清德定義黃埔精神的主軸。

針對黃埔百年,北京方面,於16日在黃埔舊址舉行紀念活動外,17日王滬寧將會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參與中央紀念活動,並且發表重要談話;而他的談話主軸,預計緊扣「黃埔精神就是統一中國」,以「中華民族」定位兩岸。

同時,北京也由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來跟專修班校友會理事長蔣成龍對接,邀請我方近百位退役官兵赴陸參訪。本次行程由統戰部來安排,除了參加中國的黃埔軍校百年大會師,也將參訪中國歷史景點,好比黃埔軍校舊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黃花崗72烈士墓園、南京總統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明朝故宮、明孝陵等。

在歷史意涵上,營造中華民國國軍與解放軍都是中國軍,兩岸都是中國人,應該避免戰爭、共同推動和平統一,並以南京作為切入點,強調當年共同抗日,形塑日本才是兩岸共同敵人的論述。

面對北京方面出招,賴清德16日將前往位於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參與黃埔百年校慶,屆時他針對「黃埔精神」的定義與談話,備受各界的關注,也被視為接招與回應中方的「黃埔精神」論述。

總體而言,北京本次黃埔百年,將「黃埔精神」定調為「統一中國」,而在歷史上,大力宣傳八年抗戰,「正面作戰是國民黨軍隊,敵後作戰是共產黨」,在其新修版《中國共產黨簡史》中,稱呼中共為「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強調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都是「聯合抗日」。

不過,站在中華民國史觀,中共毛澤東在抗日時期,作戰方針為「七二一」,也就是所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2015年,時任總統馬英九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談話中,也曾批評中共扭曲歷史,強調8年抗戰應該是蔣中正領導全國軍民奮鬥的成果。

在黃埔舊址、黃埔精神與價值的爭論上,在中華民國史觀,陸軍官校在1924年6月16日創建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1946年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並於1950年在高雄鳳山復校。黃埔第一期開學日,孫中山頒布的書面訓詞,第一句話就是「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也就是現今中華民國國歌;黃埔軍校校旗與校徽中間的「青天白日」,則是中華民國的國徽。

此外,黃埔創校之初的精神就是守護民主自由、保障民權、打倒專制獨裁,黃埔的精神與價值,也從廣東、南京、四川,一路傳承到現今的鳳山陸軍官校。因此,賴清德16日的談話中,在定義「黃埔精神」方面,會緊扣此一論述主軸。

另外,黃埔軍校的舊址,目前已成為統戰手段,列為邀集中華民國特定官員、退役軍官參訪的重點項目。但值得玩味的是,當中設置《黃埔軍校史蹟展》,展覽相關文物、照片,可是當年「東征、北伐、抗日、剿匪」各大重要時期,獨漏了「剿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