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在職場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回答問題模糊、不精準,讓溝通時間增加3倍。(示意圖/CFP)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很多新人在職場會犯一個毛病,當主管問問題、需要明確的答覆時,新人卻回「應該沒問題」、「似乎是如何如何」,這些回答其實是人類大腦為了方便,而擅自替換了提問,導致回答也變得模糊不清。日本專家提到,這樣的人說話無法區分「事實」與「意見」,要透過他的話來瞭解狀況,花費的時間可能要平常的3倍。
日本作家安達裕哉目前為行銷公司Tinect 的經營者身分,也從事顧問諮詢、網路媒體營運支援、文章寫作等工作。他從原本不善言詞,到能夠打動專業經驗遠比自己豐富的人,發現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
他在《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書中分享大量案例,幫助更多人學會聰明說話,並提到,「當一般人只在乎說話內容,聰明人會知道何時該保持沉默、何處該替人著想。」
書中分享一個案例,要把話說得更清楚易懂,首先要區分「事實」與「意見」。他舉出職場常見的例子,一位主管由於談生意到一半必須臨時先離席,隔日問新人,「客戶有決定要委託我們了嗎?」不料新人回答「我想應該是沒問題。」
主管追問,「沒問題的意思是?我想知道到底是決定了,還是沒決定?」新人才說,「嗯,還沒決定。」主管對於客戶沒決定也感到困惑,近一步問「客戶有提到任何疑慮嗎?」新人回答,「似乎是對金額不滿意。」
主管聽了後向新人確認,「我再問你一次,客戶有『說』他不滿意嗎?」而新人回想,才發現「確實⋯⋯應該是沒這麼說。」主管二度問新人,既然客戶沒有表示,那為什麼會這麼說?新人才說明,對方確實有問到,在金額方面是否還有商量的餘地;但由於新人自己做不了主,就向方客戶表示,會回去跟主管討論。
主管問,「那客戶怎麼說?」新人說,「對方似乎接受了我的說法。」主管又追問,「客戶實際上說了什麼?」新人才慌張的回想細節,「喔,抱歉。那個⋯⋯他說『我瞭解了』。還有,我剛剛想起來,他還說報價希望能用指定的格式。」
▲如果說話的人「無法區別事實與意見」,往往會造成來回溝通時間加倍,或造成誤解。(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安達裕哉提到,像這樣「無法區別事實與意見」時,要透過這樣的人所的話來瞭解狀況,所需花費的時間,往往是平常的3倍。這是由於人們被問到困難的問題時,大腦會自動替換為簡單的問題,也是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提到大腦的功能「捷思法」。
如果以這個案例來看,安達裕哉認為新人的回答應該要:「客戶沒有當場決定。因為他問我在金額方面『是否還有商量的餘地?』不過,只要在金額上達成共識,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是有可能下單的。」
但是要想出這樣的答案,對這位新人來說太麻煩了,於是這位新人就把「結果客戶有決定要委託我們了嗎?」這個提問,在大腦中擅自替換成了「你覺得能拿到這筆訂單嗎?」才會向主管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應該是沒問題。」
安達裕哉說,這就是不擅長區分和處理「事實」與「意見」的人,容易將自己「既有的成見或意見」視為優先,以致於無法做出適切、精準的回答。
不過他也認為,要能經過思考,區分事實和意見,再整理出回答的技能,絕對是「可以學習的」,「畢竟這是『專注力』的問題,而不是『聰明』與否的問題。」
《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如今也在台發行繁體中文版,由悅知文化出版,無論是新人、職場老鳥,甚至任何產業的工作者,都能透過書中的實例分享學習應用。
▲安達裕哉在《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書中分享大量案例,認為說話要能打動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是「思考的深度」。(圖/悅知文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