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核潛艦現身海峽中線! 張競分析:演練「航渡淺水海域」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澎湖漁民18日的清晨,在海峽中線捕撈小管時,目擊一艘潛艦在眼前浮出水面,且附近還出現解放軍軍艦,此消息傳出,引發各方揣測。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的張競指出,核彈道導彈潛艦通常都會演練「航渡淺水海域」課目,此為當進駐「戰備值班發射陣地海域」時,在海上實施戰術機動必要過程。

張競表示,共軍針對此項演練課目,分別在渤海、黃海、臺灣海峽以及華南廣東近海,依據水文條件與商漁船活動樣態,設有數個演練海域。

張競說道,在演練此等項目時,基本上是以潛望鏡深度低速運動,但若有航行安全顧慮時,其中包括,可能遭致漁網絞纏時,在無敵情威脅狀況下,可以改採浮航方式,儘速通過航行安全存在安全顧慮之海域,「這次是因為臺灣灘北部與澎湖西部至金門海域正是捕撈小管熱季,遇到大量作業漁船,該潛艦改採上浮避讓作業漁網可能性最高。」

▲澎湖漁民在海峽中線發現一艘疑似中國潛艦浮在海面上。(圖/民眾提供)

▲▼澎湖漁民在海峽中線發現一艘疑似中國潛艦浮在海面上。(圖/民眾提供)

▲▼澎湖漁民在海峽中線發現一艘疑似中國潛艦浮在海面上             。(圖/民眾提供)

張競表示,此時我們可從該潛艦浮航後,所獲得策應與掩護兵力態勢,判斷真實狀況,「首先若是發現水面艦與其保持相當距離,保持遠距護航屏衛態勢,這時該型潛艦本身動力系統應當還是能維持運作,不需他艦前往馳援。」

張競認為,假若大量輕快兵力緊急出港,並高速駛向該潛艦船位所在處會合,此時就要注意到是否也有專業拖帶艦船駛向該潛艦所在位置,「這樣就可判定該潛艦是否發生意外?是否需要拖帶支援?是否需要傷患救援與後送?」

張競表示,總而言之,還是要擴大視角來觀察態勢,不要亂下結論,睜開眼睛觀察寧德、三都與廈門共軍艦艇以及相關海域海警艦艇活動軌跡,才能獲致結論。他強調,建議相關單位不要忘記,該發給漁民朋友獎金還是要發,同時也要對漁民們加強宣導「多通報、少爆料」,如何拿捏?國防部與海巡署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據漁民表示,這艘潛艦上浮位置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約在海峽中線,水深約45公尺,「不過這艘潛艦疑似出了問題,突然浮上海面,但看不清楚型號,沒多久就有另一艘軍艦趕來支援,並護送潛艦往中國方向急速駛離,過程中,潛艦都未再下潛。」

有軍事迷根據漁民拍下的照片判斷,這艘潛艦疑似是中國最新的096型「唐級」核子潛艦,可攜帶至少14枚潛射彈道飛彈,具備在極地冰層覆蓋下發射飛彈的能力,在降噪、隱身、推進、武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是中國目前隱身性能最強的核潛艦。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午受訪時表示,有相關情監偵的手段,已經有所掌握,但詳細手段不宜在這裡說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