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座談黃埔軍隊 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左營六張犁貢獻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週三青年日座談探討「告別黃埔神話,打造鳳山精神!台灣國軍的現代化課題」。(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2024為黃埔軍校建校百年,陸軍官校日前擴大舉辦校慶活動。對此,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表示,台灣的黃埔精神偏重強調抗日,其實只能代表部分陸軍,難以擴大解釋為所有軍人的共同語言。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也表示,軍事教育應該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左營和六張犁等軍事訓練班的貢獻,培養融合多元族群的「台灣精神」,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台灣軍人的愛國心。

Y’s Day「週三青年日」19日晚間舉辦青年座談,探討主題為「告別黃埔神話,打造鳳山精神!台灣國軍的現代化課題」,余宗基、陳俐甫是在這場講座中,做上述表示。同場受邀與青年對談的專家學者,還包括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副主任張國城,以及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大家在講座上也和現場青年們針對黃埔建軍、鳳山軍校正名化、軍隊國家化等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

座談會主持人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在開場時表示,自己出身鳳山眷村,一直對「鳳山精神」和國軍議題非常有興趣。黃埔軍校過去有重要的歷史角色,但現在應該更新它在軍隊國家化的立場,跟上現代潮流,並滿足我們對軍校的期待。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表示,軍人長年受部隊教育,強調思想扎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黃埔精神」。但是,台灣的黃埔精神偏重強調抗日,其實只能代表部分陸軍,難以擴大解釋為所有軍人的共同語言。

余宗基強調,黃埔精神不能停留在「抗日」,而應與時俱進,「國家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哪裡」,重新建構全體國軍的思想、信仰和力量。

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認為,對許多年輕軍人來說,「黃埔精神是情緒勒索」,因為絕大部分現役軍人已沒有「故國情懷」,卻被老學長傳說中的「黃埔精神」控制。台灣已有超過70年沒有打仗,「黃埔精神」不曾被實戰更新,停留在八二三炮戰時期,難以令人信服。汪怡昕建議,應儘速引進外國軍校來台設分校,製造競爭,讓優秀人才不再侷限於「黃埔精神」,而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副主任張國城。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副主任張國城指出,每回退役將領赴中參加黃埔校慶,社會就口誅筆伐,但「老學長」其實也是「黃埔神話」的受害者,「不是怪他們就能解決問題」,因為中華民國來台的歷史,往往是統治者基於利益編造出來的,「黃埔精神」就是中華民國歷史「荒謬、迷思和錯覺」的縮影,「我們應該積極促進轉型正義,認識真正的台灣歷史」,讓退役將領、現役軍人和每個台灣人不再被錯假歷史蒙蔽誤導。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說,「黃埔軍校和台灣不是沒有關係,只是都很悲慘」,例如,黃埔四期生柯遠芬,在二二八時殘暴對待台灣人;黃埔五期生張慕陶「鎮壓二二八事件有功」,不堪回首。

陳俐甫認為,軍事教育應該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左營和六張犁等軍事訓練班的貢獻,培養融合多元族群的「台灣精神」,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台灣軍人的愛國心,徹底解決「不知為誰而戰,不知為何而戰」的問題。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

▲青年座談黃埔軍隊,學者籲軍事教育應回歸台灣本位,正視鳳山精神與貢獻。(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當代主權國家的特徵之一,就是「武力的獨斷行使」,而在民主國家,武力的正當性來源就是來自於人民,換言之就是軍隊是屬於國民的、是屬於國家的。從歷史來看,黃埔軍校建校之初,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可見創建時確實是一支黨國私兵,直到1946年才因應軍隊國家化的要求,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因此,最初所謂黃埔精神,其實就是要求軍人服從領袖個人意志、為黨犧牲,而非為人民及國家主權誓死拚命。

董思齊認為,總統賴清德19日宣布「全民防衛」將成為台灣的重點方向,而這也需要青年世代的參與和支持,配合公民社會與政界、學界及軍方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實現軍隊現代化及國家安全鞏固。同時,青年朋友對國軍現代化和軍隊國家化的深刻了解,將增強台灣社會對抗文攻武嚇的向心力,並讓台灣的安全和發展不斷前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