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洩洪」害桂林變水城?居民轟不告知 官方:簡訊可能延遲

▲廣西桂林洪水。(圖/新華社)

▲廣西桂林市面臨30年一遇的超大洪水。(圖/新華社)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中國最近豪雨成災,廣西桂林市面臨30年一遇的超大洪水。桂林城區6月19日下午出現嚴重內澇,沿江區域及市中心低窪地區被淹,水最深的地方有數米深,桂林站因進水停止運營,引起外界關注。不少受訪的居民對水庫的調控提出了質疑,這次桂林城區被淹,主要是因為上游水庫洩洪引起,大家措手不及。

▲廣西桂林洪水。(圖/新華社)

據央視《新聞1+1》報導,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緊急管理廳副廳長周運逵表示,此次桂林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6月16日桂林灕江剛發生了一次超級洪水,洪水還沒完全消退,灕江的水位還是相對比較高。二是上游多地也發生了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形成了大量的徑流。三是上游調節洪水的4座水庫,在上一輪降雨過程中蓄水已經滿了,發揮不了攔蓄洪水的作用。因此上游的水一來,就馬上迅速倒灌進入城內,形成較嚴重的洪水。

周運逵說,是否與水庫洩洪有關,其向水利部門瞭解,主要原因是由於上游的水庫水位已經滿了,上游來多少水只能被動地洩多少水。有部分群眾認為當地當時已經不下雨了,為什麼還在漲水,誤認為是水庫洩洪造成的。關於這方面的情況桂林市已經請專家向市民做瞭解釋。

▲廣西桂林洪水。(圖/新華社)

針對預警環節是否到位的問題,周運逵回應稱,應該說這一輪強降雨在預警上,自治區和桂林市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從政府層面來說還沒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從自治區層級來說,自治區指揮部在19日早上9點就召開了會商部署會,立即啟動了二級緊急應變。這時候桂林灕江的水位還沒有超過警戒水位,為轉移群眾等工作留出了寶貴時間。桂林市也發布了公告,透過媒體、簡訊等方式發布預警措施。市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可能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群眾可能不認為會有這麼大的洪水。二是全網發布簡訊可能會有延遲,有的可能滯後才收到簡訊,洪水來得太快,還有群眾的一些財產來不及轉移,感覺到措手不及了。

周運逵表示,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改進的空間,特別是預警發布的時效、方式上要做進一步改進。比如說對一些老弱病殘的人,怎麼幫扶,怎麼讓他們知道,還有怎麼把簡訊的預警更加精準,更加及時,這些也正在研究採取措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