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道安平台6/24上路 李孟諺:新增175處科技執法

▲交通部提報「道安總動員」報告,說明擺脫「行人地獄」罵名的相關作為。(圖/行政院提供)

▲交通部提報「道安總動員」報告,說明擺脫「行人地獄」罵名的相關作為。(圖/行政院提供)

實習記者石嘉豪/台北報導

外媒曾以「行人地獄」形容台灣道路事故的高死亡率,對此,交通部長李孟諺今(21日)表示,政府已經羅列,包括路口改善、法規推動,以及「道安總動員」資訊平台等改善交通安全的政策,並透露,「道安總動員」資訊平台將於6月24日上路,期盼上述的政策措施能夠讓台灣在2030年時,道路事故死亡率降低50%。

李孟諺在行政院記者會中提及,台灣人口僅有日本的5分之1,但因為道路安全而死亡的人數,卻差不多,因此,社會各界對於台灣的道路安全特別地關注,覺得有迫切需要改善的部分。

關於政府對應的政策,李孟諺指出,交通部已經提出多個面向的改善政策。在路口改善政策方面,目前已清點799處易肇事路口、2000處省道路口,以及200校周邊路廓改善,此外,也新增了175處的科技執法;3個月內,已改善400處路口和500處省道路口。

李孟諺舉例說明,未來在路口紅綠燈秒數的設定,行人可以提早先行,車輛部分則晚5至10秒,也會在斑馬線設置庇護島或塗上綠底、人行道外擴,這些舉措將有助於讓車輛在轉彎時,更可以注意到已經在斑馬線上的行人,實證也顯示,確實能夠改善視線死角。

至於,科技執法有何用意?李孟諺說明,很多駕駛可能會因為沒有看到警察,就疏於安全,但透過科技執法可以輔助警力的不足,藉此也能維護行人的交通安全。

▲▼交通部提報「道安總動員」報告,說明擺脫「行人地獄」罵名的相關作為。(圖/行政院提供)

▲▼交通部提報「道安總動員」報告,說明擺脫「行人地獄」罵名的相關作為。(圖/行政院提供)

▲交通部長李孟諺指出,將有助於改善道安之措施。(圖/行政院提供)

在法規政策方面,李孟諺點出,《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在今年5月通過,原本預計年底開始實施,現在提早至10月1日實施。另外,交通部也將發布「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及指引」,預計年底完成初稿。

李孟諺接著表示,未來也要定期召開「行人道安記者會」,頻率分別為每週以及每月,在每週的記者會,公布全國及各縣市整體行人24小時死亡人數,而在每月的記者會,則會公布全國及各縣市30日整體行人死亡人數、縣市累積路口工程改善進度、縣市首長主持會報情形。

此外,李孟諺透露,將成立「道安總動員」資訊平台,內容包括公布行人死亡人數的統計、行人死亡最多的縣市等,有助於讓縣市首長進一步了解,自身所執政的縣市和其它縣市的狀況。

最後,李孟諺指出,「道安總動員」資訊平台也會有提供民眾通報可改善路口的機制,平台預計於6月24日上路,並期待上述提及的這些措施,能夠讓台灣在2030年時,整體因道路事故死亡的人數降低50%。

▼交通部設計「道安總動員」資訊平台介面。點圖放大。(圖/行政院提供)

▲交通部提報「道安總動員」報告,說明擺脫「行人地獄」罵名的相關作為。(圖/行政院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