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延緩腎功能惡化 桃榮常逸平醫師教你保養腎臟方法

▲保養腎臟趁年輕

▲桃榮常逸平醫師於門診時,常遇民眾請教如何改善腎功能。(圖/桃榮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79歲的陳伯伯,手裡拿著體檢報告,神情沮喪地來到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腎臟科門診,陳伯伯述說因為報告內容註明腎功能檢查異常,腎絲球過濾率降低,擔心日後要面臨洗腎問題,因此來門診求診,希望能有辦法改善腎功能。

臺北榮總桃園分院內科部常逸平主任指出,陳伯伯手上的體檢報告上面顯示,對比去年的體檢報告來說,腎絲球過濾率從40ml/min降到38.9ml/min,屬於慢性腎臟病第3期。常逸平說,在門診很常見因為體檢做完以後,報告上呈現腎功能異常、腎絲球過濾率降低,進而掛腎臟科求診的民眾。

▲保養腎臟趁年輕

▲洗腎室衛教。(圖/桃榮提供)

一般我們所熟知的腎功能指數為抽血檢驗血中的尿素氮 (BUN)及肌酸酐(Creatinine)數值。另外目前最普遍採用的,是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也就是腎臟在單位時間內能過濾掉多少物質的能力,它是以抽血的肌酸酐(Creatine)報告帶入公式所計算出來的,其中年齡大小也會影響公式的結果,當然數值愈高表示腎功能愈好。

然而因為人會變老,當然腎臟也會變老,腎臟一旦老化,功能自然隨之下降。一般自40歲以上腎臟功能開始走下坡,假如腎臟功能以100分為滿分,那麼40歲以上的人每年約減少百分之一的功能,也就是減少1分。

腎臟老化在臨床上可能會有一些表現,例如對尿液的濃縮能力降低,因此可能容易夜間頻尿,有時常被誤以為是攝護腺肥大造成的;對尿液稀釋的能力也會降低,因此容易因為體液滯留而導致低血鈉發生,尤其在使用某些降血壓藥物的時候。還有老化的腎臟對鈉的排泄能力會降低,若是吃的口味較重的話,容易因為體內鈉的滯留而導致血壓升高或是下肢水腫等狀況。

常逸平主任進一步說明,所謂慢性腎臟病就是指腎臟受到損傷,而在結構或功能上有不正常的表現,例如血尿、蛋白尿等,而且這個不正常的表現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慢性腎臟病依程度的輕重分為第一期至第五期。

所謂程度的輕重,即是以估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多寡來區分,也可以想像是用腎臟功能的分數來區分,其中90分以上屬於第一期,60到89分屬於第2期,30到59分屬於第3期,15到29分屬於第4期,15分以下屬於第5期。此外,若是60分以下超過3個月,不論腎臟有沒有其他異常表現,都屬於慢性腎臟病。根據國外統計,75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有一半的人屬於慢性腎臟病。年齡是腎功能退化下降的因素之一,再者,若伴隨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過度肥胖、或曾經有過急性腎損傷的人,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會更快。

目前健保署對洗腎的門檻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5ml/min之下,或是低於15 ml/min同時伴隨一些危險狀況。因此若是慢性腎臟病屬於第5期的腎友,即是進入了末期腎衰竭,也就是腎功能慢慢地在走入尾聲了,此時可能就要開始了解一些有關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相關的知識了。

常逸平主任表示,對於陳伯伯或是許多慢性腎臟病的病友來說,至腎臟科門診的目的大多希望能夠「逆轉腎」,也就是希望透過一些藥物或食物能夠恢復或增進腎功能。然而現實的狀況是,腎臟負責過濾的單位叫做腎元,可以把它想成是一個過濾器。我們一般每個人有2顆腎臟。其中每個腎臟約有100萬個過濾器,從出生後這個數目只會減少,不會再生。所以若是因為各種原因將腎臟的過濾器破壞的愈多,則腎臟殘餘過濾器行使過濾的能力就愈差。

因此保養腎臟要從年輕時就該做起,諸如控制三高、戒菸減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等都是保養腎臟重要的方法,也是自己就可以做到的良好生活型態。若已經是慢性腎臟病人,也不須緊張,如同79歲的陳伯伯,除了輕微高血壓之外,沒有糖尿病,不抽菸,雖然屬於慢性腎臟病第3期,很大的原因是年齡老化造成的,此時治療的目標應是延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對腎臟進一步的傷害。只要能夠配合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的指導,謹慎的控制血壓,在有生之年可能並不會面臨到要洗腎的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