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偏鄉精進計畫」部分基層牙醫不滿 衛福部:確保醫療資源最大化

▲▼             。(圖/民眾提供)

▲「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在本土牙醫及國際牙醫間爭議不斷。(圖/民眾提供)

記者白珈陽/台中報導

針對「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的24億元預算以及人力配置的爭議,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認為,此計畫的主要目的應是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服務,不應將預算花在訓練國外學歷的牙醫生。對此,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澄清,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總會以本國牙醫優先,但考量偏鄉資源,海外學歷牙醫生也會納入計畫。

顏忠漢表示,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的24億元預算並非全部用於訓練國外學歷的牙醫生,該預算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本國牙醫畢業生的訓練費用、資深牙醫師下鄉補助以及偏鄉服務院所的牙醫設備改善費用,例如治療椅等。這些資源的投入旨在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水平,確保當地居民能夠獲得及時和高質量的牙醫服務。

有關外傳「計畫開放3年428人」的說法,顏忠漢解釋,這可能是對計畫內容的誤解。實際上,整體計畫的目標是訓練150個牙醫人員,並非428人。這150個人以本國學生為優先對象,但考慮到偏鄉地區的醫療需求,如本國學生人數不足,才會開放國外學歷的牙醫生參與。

此外,顏忠漢強調,服務地點全部位於偏鄉地區,即使是部立醫院也位於偏遠地區,例如台東部立醫院成功分院和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等,這些地區的醫療資源相對匱乏,需要更多的醫療人力和設備來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

顏忠漢表示,近年來,偏鄉地區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不僅需要增加牙醫人力,還需要提升當地的醫療設備和設施,這也是為何24億元的預算包含了設備改善的費用。他強調,計畫的核心是服務偏鄉,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對於「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內容,台基牙協會認為,許多國外學歷牙醫師在取得執照後選擇留在城市服務,偏鄉地區依然面臨醫療人力不足的困境。

對此,顏忠漢指出,本次計畫特別強調了服務地點的偏鄉屬性,確保所有參與計畫的牙醫生都將服務於偏鄉地區,真正實現計畫的初衷,確保24億元預算能夠發揮最大效益,並且所有參與者都能按照計畫要求,在偏鄉地區提供優質的牙醫服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