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喝冰水」會中風? 專家曝真相:做錯恐引起血壓上升

網傳夏天只能喝溫水是錯誤的觀念。(示意圖/翻攝Pexels)
▲網傳夏天只能喝溫水是錯誤的觀念。(示意圖/翻攝Pexels)

文/CTWANT

近期台灣受到太平洋高壓勢力影響,天氣炎熱,各地高溫普遍為33至35度,這也讓許多民眾相當希望能在夏天中來一杯冰水感受涼爽,不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雖然在高溫下飲用冰飲不一定會引發中風,但在氣溫達到40度時,確實應避免飲用過冷的水或冰水,以防溫差過大引起不適,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醫學教授李建璋則認為,當體溫過高時應立即進行降溫,此時喝冷水、冰水不會猝死,且可避免器官遭受致命危害。

近來天氣炎熱,網路上也流傳一則說法,無論天氣多熱,都應堅持喝溫開水,避免飲用冷水或冰水,以防止人體的小血管破裂或爆炸。酷暑中喝冷茶或冰水,可能會危及生命,當氣溫達到38度以上時,人從戶外回家後應先休息,不要立即喝冷水或冰水,也不要馬上洗冷水澡。此外,剛在陽光下曝曬過的皮膚也不應立即沖涼,需等待30分鐘後再洗澡,若此時立刻洗冷水澡,可能會導致中風。

對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也在《健康2.0》解釋說,在炎熱環境中,周邊血管會放鬆,大量流汗容易導致脫水,若此時突然飲用冰水,體溫驟降會導致血管急劇收縮,可能引起血壓上升,造成頭痛不適,還可能增加中風和心絞痛等致命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他建議民眾應逐步補充水分,避免大量飲用冰水,「先用常溫水解渴,並適度補充電解質,等到進入陰涼處、體溫下降後,再慢慢飲用冰水,這樣可以避免因溫差過大而造成的血管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醫師也提醒,許多人夏天喜歡喝手搖飲料,但這類飲品含糖量高,反而會加速身體脫水,其實是越喝越渴,因此他也建議運動後要補充水分,最好是選擇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最為理想,飲用後可以補充水分,等滲透壓也不會使體內水分流失,還能適度補充電解質。

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醫學教授李建璋認為,網路上流傳的天熱時喝冷水或冰水會使血管收縮導致猝死的說法毫無根據。李建璋指出,熱衰竭和中暑是由於人體中心體溫過高引發組織和器官受損,這時應該立即進行物理性降溫,像是吹電扇、泡冷水或喝冷水,也可用毛巾包裹冰塊,放置於患者的腋下等處,以快速降溫。這些方法是治療熱衰竭和中暑的最有效手段,人體不會因快速喝冷水或冰水而導致心肌梗塞等猝死問題。

延伸閱讀
廚師帶饅頭回家「被公司通報竊盜」 他提告獲精神撫慰金…法官揭原因
25歲男名下「一塊3000萬土地」 存款僅17萬…他吐煩惱:做到死都存不到
熊孩子偷糖果辯「店員給的」 恐龍媽遭抓包惱羞大鬧…老闆被逼到下跪道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