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黃仁勳點名! 私大到印度招生

少子化讓私立大專校院陷入危機,東海大學利用本身優勢販售牛乳冰,更進軍通路市場,希望在困境中突圍。(圖/報系資料照)

▲少子化讓私立大專校院陷入危機,東海大學利用本身優勢販售牛乳冰,更進軍通路市場,希望在困境中突圍。(圖/資料照/CTWANT提供)

圖文/CTWANT

前教育部長潘文忠4月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時指出,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在2028年時只剩下15.7萬人,屆時8成學生都可就讀公立大學,私大將面臨極大的招生壓力。為求生存,私校使出渾身解數,有地展開科系整併、公私併或尋求財團奧援,有的另闢財源賣起鮮乳牛奶冰冰品及化妝品,有的乾脆到印度及巴基斯坦招生,期盼在少子化海嘯中倖存。

老牌私校文化大學2023年底校務會議通過,114學年起中國文學系文學組、文藝創作組取消分組,兩者將整併為一學士班。文大中文系中國文學組主任賴昇宏在寫給教師的書信中談到,招生狀況嚴峻,若不整併可能兩組都會被裁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淡江大學外語學院也決定114學年起,將西語系,法語系、德文系、俄語系4系合併成歐語學系。根據淡大教務處統計,過去法文系、西語系,每年招生都有約100人,但112學年已縮減至50人,俄文系更只剩下30人左右,因此不得不轉型。

但合併系所是解方嗎?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受訪時說,「一般來講就是招生不好就併系,我沒看過併系後會更好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併系之後,A系可能拖垮B系,兩個系同歸於盡。」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認為,若放任各學校自行裁減科系,最可能的是影響學生的教育品質。

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完成史上首次的「公私併」,由於能保障師生權益,教育部認為可成為未來私校解套方式之一。(圖/翻攝自台科大臉書)

▲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完成史上首次的「公私併」,由於能保障師生權益,教育部認為可成為未來私校解套方式之一。(圖/翻攝自台科大臉書)

也有私校選擇另闢財源,台中的東海大學結合校內牧場,販售高品質鮮乳和東海大學牛乳冰外,一年就有500萬營收,去年更進軍通路賣冰,同時也經營馬場,開放學生和民眾,報名體驗上課,同樣位於中部的弘光科大,也打進化妝品通路市場,希望增加收入。

日前被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點名合作的元智大學,除了積極開設AI課程,也鎖定南洋、印度和巴基斯坦招生。教務長謝建興表示,這些地區擁有數億人口,但優秀學生並非都有能力前往歐美,因此學校將招攬前百分之十的學生到台灣求學。

尋求財團、企業援助,也是解方之一,例如中信金捐資興國管理學院,更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敏實集團捐資大華科技大學,更名為敏實科技大學,除了解救瀕危私校,也能培養企業人才,不受缺工影響。

不過,公私立大專整併才是教育部最支持的解方。剛上任的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5日在「因應少子化大專院校退場議題」上,公開表示去年首例「公私併」台科大合併華夏科大是典範,教育部未來會努力朝這個方向進行。

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個別召開校務會議,兩校均通過「整併計畫書」,採取循序漸進分期整併模式,未來華夏併入台科,校地將為「台科大華夏校區」,過渡期間,台科大提供華夏科大學生圖書館資源,開放修讀學分學程、跨校選修課程免收費、兩校共同規劃學程,台科大也預計以專案方式接收華夏科大現有教職員。

這樣的整併過程,同時保障學生受教權、私校教師工作權益,鄭英耀說,目前高教司、技職司已經在盤點資源,教育部會持續推動,讓私立大專校院對人才培育的使命感得以延續,或技職學校則可轉型單科專門學校。

延伸閱讀
少子化海嘯3/倒閉潮向下蔓延 50所私立高中職恐面臨退場
娛樂報報/王子、胡釋安雙帥好友情 低調相約新北市新莊「做這事」
娛樂報報/吳速玲機場中空大放送 清晨5點辣秀小蠻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