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迎接航運新世代 基隆Podcast探索航運業挑戰與機遇

▲迎接航運新世代 基隆Podcast揭開神秘面紗。(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基隆市府發言人余治明(左)、基隆海員工會理事長葉慶榮(右)。(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航運業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產業之一,不僅因其誘人的薪資,更因其充滿挑戰與冒險精神的特質。本周「基隆Podcast」的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基隆海員工會理事長葉慶榮,分享他多年來在航運業的豐富經歷和心得。葉理事長曾擔任輪機長,擁有豐富的海上工作經驗,他將為我們揭開這個職業的神秘面紗,並分享航運業的故事。

葉慶榮回憶道,他來自澎湖一個三代從事漁業的家庭,自幼在漁村長大,家人對海洋的熱愛和漁業知識深深影響了他。求學期間,他選擇了航運相關系所,積極參與實習和專業活動,逐步積累了豐富的實務經驗,畢業後順利進入航運業工作。數十載的職業生涯中,無論是海勤還是陸勤,他都曾任職,對航運業瞭如指掌。

▲迎接航運新世代 基隆Podcast揭開神秘面紗。(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葉慶榮分享了他在航行過程中經歷的驚險故事。在他擔任海勤職務時,有一次遇到猛烈的颱風,巨浪拍打船身,狂風呼嘯,全船人員必須緊急應對。他們迅速採取防護措施,成功避過颱風的最強風圈。另一個驚險的經歷發生在航行經過索馬利亞海域時,當地海域海盜活動猖獗,他們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戒。他們在船上架設鐵絲網,準備高壓水柱防禦可能的攻擊。這些經歷培養了葉慶榮卓越的緊急應變能力,他的冷靜和專業精神不僅保護了船員和貨物的安全,更讓他成為一位專業的輪機長。

葉慶榮提到,出海意味著長時間與親友分離,需要仰賴船上團隊的共同努力,維繫船員間的感情尤為重要。二、三十年前,台灣籍船員居多,大家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工作和生活中的默契讓彼此更像家人。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現今船上的外籍船員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船員帶來了多元的文化和語言挑戰。面對這些文化差異,現代船員必須積極學習並尊重不同的文化習俗,努力促進團隊和諧,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大家同舟共濟,並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

最後,葉慶榮表示,如今航運業的起薪優渥,隨著科技進步,船上安全性極佳,工作環境大大改善。透過衛星寬頻的有條件開放,船員們在船上也能使用手機網路,與家人保持聯繫。進入航運業需要培養良好的英文能力,因船務相關溝通多仰賴英文,提升英文能力不僅能增強自身競爭力,還能開闊國際視野。葉慶榮期盼更多年輕人能夠加入航運業,對於那些願意挑戰自我、追求優渥待遇和累積國際經驗的年輕人來說,航運業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職業選擇。

收聽連結:https://cutt.ly/jeaWFilb

►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更多新聞】

►新北公車延駛基隆百福社區增9站 邱佩琳:8月底前上路

►基隆增10處科技執法7/1日啟用 建置地點、取締項目一次看

►滿油表一夜見底!基隆3公車被偷走620公升柴油...損失1.6萬

►基隆海大第4座企業認養公車亭 邱佩琳:打造首座災防功能站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