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頭牛虧2.2萬元!陸牛肉價格大跳水 養殖戶:還不如當外送員

▲▼大陸超市裡的牛肉。(圖/CFP)

▲大陸牛肉市場價格跌至近5年新低。(圖/CFP)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大陸農業農村部近日公開牛肉市場監測結果,截至6月21日,大陸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牛肉平均價格為60.91元/公斤(人民幣,下同,約台幣275元),較今年1月80.17元/公斤(約台幣362元)的價格下跌了約24%。業內人士表示,牛肉價格自去年一路下滑,如今已跌至近5年新低。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今年以來,牛肉價格持續下行,不少地方的牛肉價格已經逼近豬肉價格了。在北京海淀區一家永輝超市裡,鮮牛肉的價格是29元/斤(約台幣131元),而在不遠處的豬肉檔口,精品鮮切五花肉則要24元/斤(約台幣108元)。

北京西城區一家物美大賣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新鮮的牛後臀1斤只要31元(約台幣140元),去年1斤怎麼也得40塊錢(約台幣180元)。」

一名肉品批發商表示,「現在牛肉價格每斤24元(約台幣108元),比年初下降了六、七元左右(約新台幣30元)。」

▲▼烹調,烹飪,煮菜,煎牛排,廚房。(圖/CFP)

▲有健身達人表示,今年牛肉價格更好入手。(圖/CFP)

一名健身達人表示,「以前補充蛋白主要吃雞肉和雞蛋,牛肉雖然好吃,但還是偏貴,性價比沒那麼高,但今年牛肉大幅降價後,終於實現了『牛肉自由』,牛排、牛腱、牛腩,換著部位買,因為都不貴。」

一家蘭州牛肉麵連鎖品牌創辦人張偉(化名)表示,目前的牛肉價格基本上在每斤31元至33元(約台幣140元至149元),比最高點時降了有10塊錢(約台幣45元),「我們全國共有100家店,以每家店每天需30斤生牛肉計算,僅牛肉一項上半年就省了足足500萬元(約台幣2261萬元)。」

根據中國肉類協會測算,目前約有70%養殖中低端肉牛的場戶已經陷入虧損的境地。一名養殖戶表示,「養一頭牛虧5000元(約台幣2.2萬元),不如去市區裡打工、送外送還比較賺。」

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牛肉消費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 2023年,中國牛肉消費量為1027萬噸,較上年增加4.0%,「從需求角度來說,牛肉消費並沒有明顯變化,相反近年來一直在穩步增加,牛肉降價主要還是供給過大導致的。」

報導指出,2022年,中國肉牛存欄量已突破一億頭,年增率4.1%,成為繼印度、巴西之後,全球第三大肉牛養殖國。中國國產牛肉的增量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淘汰乳牛。去年以來,由於乳製品市場恢復不如預期,原奶價格不斷走低,導致乳牛養殖業大面積虧損退出,加快了乳牛淘汰的速度。

▲▼ 肉牛,牛飼料,牛,飼料。(圖/CFP)

▲中國為全球第三大肉牛養殖國。(圖/CFP)

宋亮還指出,乳牛加快出欄,直接加大了肉牛市場的供應量,「去年殺了100萬頭乳牛,預計今年可能還要殺30萬頭,這就使得肉牛的供應量呈現急劇增長的態勢,嚴重供過於求,造成價格持續下行,而情況可能比我預期的還更嚴重。」

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表示,從外部看,牛肉進口增幅也較大,2023年全國進口牛肉274萬噸,年增1.8%;而今年僅一季度就進口牛肉達77.1萬噸,年增22%。

高觀表示,面對牛肉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70%中低階肉牛養殖戶陷入虧損,且恐還在增加中。養殖戶老張直呼,今年的價格是他「近10年都沒見過的低」,「一頭牛我得虧五六千塊錢,而且養得越久虧得越多,飼料錢一個月就得好幾百塊錢。」

報導指出,由於週期長、成本高,導致規模化養牛有較高的門檻,「中國的肉牛養殖規模上不去」,目前,中國的養牛模式仍以中小型規模養殖者為主。

相較之下,美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均採用大牧場模式,單一牧場的存欄量高達數萬頭。大規模生產不僅攤薄了單位成本,還能確保更穩定的供給和品質,從而在消費面獲得更高溢價。

高觀提醒,養殖端虧損的加劇必將會引發養殖戶規模性退出,進而導致未來幾年國產牛肉產量的下滑。

宋亮認為,今年牛肉價格肯定是以下降為主,明年可能也得繼續跳水,但是降幅會逐漸趨緩直至觸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