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坦言武統台灣不容易 要做好「非和平統一」四大準備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圖/CFP)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圖/CFP)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兩岸局勢緊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近日發表文章稱,「非和平統一」的現實可能性更大,因此大陸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除了軍武外,還有經濟、國內政治及國際理解共四大層面。

金燦榮近日在《觀察者網》發表題為《談談非和平統一,我們要做好哪些準備?》的文章,內容提到,儘管中國大陸一直把和平統一視作優先選項,但非和平統一的現實可能性更大,因此要提前做好非和平統一的準備。

金燦榮具體闡述道,關鍵中的關鍵在於軍力準備,早前進行的「聯合利劍-2024A」演習有個特點為冷啓動,即沒事先宣佈,一宣佈部隊已經到附近了,且覆蓋範圍更廣、距離台島更近、兵力規模更大、實戰意味更濃,「現實來看,東部戰區現在拿出來的這些手段,已經夠用了。」

▲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軍演區域示意圖。(圖/翻攝央視)

▲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軍演區域示意圖。(圖/翻攝央視)

金燦榮也直言,戰爭中由海向陸的登陸戰是最難打的,而台灣本身的防禦體系是很好的,因此有軍事專家認為其甚至是超過以色列的,再加上美國及其盟友的全面干預,「不得不承認,武力解放台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金燦榮補充說,相信解放軍肯定還有很多手段未展示出來,他們正為此加緊努力,儘管軍事現代化正向前推進,但畢竟多年沒打過實戰了,因此這方面也要做好準備。

除軍事外,金燦榮指出,第二重要的是經濟準備,現在大陸經濟脆弱且缺乏經濟戰略自主性,譬如石油對外依賴度是73%;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2023年進口糧食1.69億噸;缺乏市場,還要依賴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等。

金燦榮坦言,政治上也需要統一,「目前國內對於是否採取非和平手段統一這一選項,態度還不是完全統一的。」

國際方面,金燦榮指出,大陸要盡力爭取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很多國家是完全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對於這點,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做實。」

金燦榮最後總結成,雖然大陸已下定決心要統一,但是優先選項還是和平統一,然而現實是和平統一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因此有必要提前做好非和平統一的準備,其中既包括軍事、經濟,也包括國內政治及國際理解,這些都需要認真地做工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