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拜登辯論5大看點!民調持續緊咬 「進攻vs防守」定調選情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拜登,川普。(圖/CFP)

▲拜登、川普本屆大選第一場辯論會將登場。(圖/CFP)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會將於美東時間6月27日晚間9時(台灣時間6月28日上午9時)登場。ABC News指出,隨著拜登與川普民調持續緊咬,辯論會將成為2人「獲取優勢」的大好機會,該報也整理出5大看點。

1、是否出現突破?

選民對於2位候選人是否適任的疑慮,將成為辯論會的關注焦點。策略師們表示,如果表現強勁,可能有助於緩解人們對於年齡的擔憂,但若嚴重失言,可能破壞在11月勝選的機會。

81歲的拜登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總統,精神敏銳度持續遭受對手攻擊。共和黨資深策略師科切爾(David Kochel)直言,他屆時不能結巴,也不能失神、失去專注力,「因為他只需要搞砸一次,就會被永遠記住。」

儘管78歲的川普近期也出現一連串失誤,包括混淆或忘記人們的名字等,但民調顯示,人們比較不擔心他的心理健康狀態。

▼2020年大選期間,川普與拜登在辯論會上交鋒。(圖/路透)

▲▼川普&拜登在總統競選辯論最終場。(圖/路透)

2、品格與政策?

拜登多次把川普形容為「對民主的威脅」,並且提出「封口費案」定罪判決、2021年國會暴動事件作為佐證。此外,他也在移民問題、墮胎爭議、新冠時期經濟衰退等方面抨擊川普。

與此同時,川普猛打拜登的年紀,同時狠咬其次子杭特(Hunter Biden)非法持槍案被定罪一事。他稱呼總統是「拜登犯罪家族」的首腦,指控政府貪汙但沒有提出證據,並且強調選民對於通膨及邊境問題的不滿。

3、誰進攻?誰防守?

傳統上,競選連任的總統會處於「防守」態勢,不斷強調過去幾年的政績,而踢館候選人則是處於「進攻」態勢,不斷挑戰現任者。

由於本屆2名候選人都曾入主白宮,目前尚不清楚誰防守、誰進攻,但在台上表現優秀的進攻者,更可能為選情加分。

4、時間很早

根據往年經驗,大部分選民直到9月第一個星期一的勞動節,才會開始關注11月5日的大選。今年首場電視辯論會的時間特別早,對於投票結果的影響力如何,專家抱持兩極看法。

▼儘管2人在2020年就曾交鋒,但這次辯論會的新規定,也可能帶來影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與拜登30日展開電視辯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一些策略師猜測,辯論會時間點提早,能夠在選民認真關注之前「定調」整場大選。共和黨策略師科南特(Alex Conant)表示,拜登迫切把大選描繪成「一個選擇」而非「一次投票」,而川普正在尋找致命一擊的機會。

不過,另一些策略師認為,辯論會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就會被不斷上演的新聞事件沖淡。共和黨民調專家布利澤(Robert Blizzard)比喻,這場大選「還有很多球道可以打」,「很難看出會有什麼巨大轉變或大事件。」

5、新規定對誰有利?

這場辯論會由CNN主辦,但也出現一些史無前例的新規定,例如未輪到發言權的候選人麥克風會靜音,不開放選民入場聆聽、歡呼或嘲諷,因此被預期情況較溫和。

2黨幕僚的觀點是,新規則對拜登較有利,因為這將奪走川普取悅觀眾、不斷插嘴的能力。不過,共和黨人也希望,新規定可以讓川普看起來「不那麼像是一個惡霸」。

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的策略師索爾茨曼(Chip Saltsman)形容,川普在辯論會上是「毫無爭議、不曾敗北的插嘴之王」,也熱愛與觀眾互動,因此隨著規則改變,很難預測他的現場表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