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飛彈試射吹噓「多彈頭」成功 南韓軍方:研判空中解體爆炸

▲▼北韓26日清晨從平壤試射極超音速飛彈,聲稱成功進行彈頭分離試驗。(圖/達志影像)

▲北韓26日清晨從平壤試射極超音速飛彈,聲稱成功進行彈頭分離試驗。(圖/達志影像,下同)

記者羅翊宬/編譯

北韓(朝鮮)昨(26)日清晨從平壤發射一枚疑似極超音速飛彈,在向東飛行250多公里後,墜落至東海(日本海)。對此,北韓官媒證實發射導彈消息,還聲稱確保多彈頭能力的實驗取得成功;然而,南韓軍方和專家卻大打問號,質疑北韓可能誇大實驗結果,認為北韓飛彈早在空中就已爆炸成碎片。

北韓官媒《朝中社》今(27)日上午在報導指出,飛彈總局於26日清晨所進行的飛彈試射中,測試了「個別機動戰鬥部(彈頭)分離與誘導操縱試驗」,聲稱飛彈使用了一節中長程用固態燃料導彈引擎,而分離的彈頭正確導向3個目標座標。

根據南韓《韓聯社》,北韓所提及的「個別機動戰鬥部」,其實就是外界所說的「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又稱為分導式多彈頭,該技術可以在彈道飛彈的鼻端裝載多枚核子彈頭載具,各自攻擊不同的目標,美國洲際彈道飛彈「義勇兵Ⅲ型」(Minuteman-Ⅲ)便首次使用該技術。

據悉,北韓2021年1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時,就曾經表明多彈頭個別誘導技術的相關研究已經進入最終階段,此次更是在報導中首次提及多彈頭試驗。一旦北韓成功研發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ICBM),就有可能各自以1枚飛彈攻擊華府、紐約等美國主要都市。

▲▼北韓26日清晨從平壤試射極超音速飛彈,聲稱成功進行彈頭分離試驗。(圖/達志影像)

不過,南韓軍方與專家卻對北韓在報導中的說法提出質疑。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他們針對該枚飛彈的飛行途徑等進行分析,認為飛彈在從平壤發射,經過250公里的飛行後,就已經在元山東側外海「空中爆炸解體」。

北韓聲稱,在該次測試中使用中長程固態燃料飛彈發動機,在170至200公里半徑範圍內進行。然而,對於飛彈上升至大氣層外,再以MIRV技術個別分離彈頭的試驗而言,該距離顯得太短了,因此在事實評估中更接近南韓軍方「空中爆炸解體」的說法。

日本當局觀測,北韓26日試射飛彈時的頂點高度為100公里,然而這對於MIRV技術而言還顯得太低。儘管北韓在報導中附上照片,被視為航行軌跡的白煙確實分為兩道以上,但這極有可能是飛彈在升空階段時所分離的航行軌跡,而不是其所聲稱的「機動彈頭分離」。因此專家分析,可能是飛彈一節引擎燃燒完畢後從機體墜落的畫面。

南韓軍方關係人士表示,「難以判斷為正常的多彈頭分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