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中暑」死亡率高達30%! 醫:千萬別打赤膊躺地板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全台高溫炎熱,許多人採用各種方式來消暑,然而,部分常見的消暑方法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尤其對於65歲以上的長者,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循環系統功能下降,導致身體不容易排汗、散熱效果不佳。為此,花蓮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除了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也藉此提高長者對熱傷害的認識與防範意識。
 
天氣好熱,又怕整天開冷氣傷荷包,乾脆打赤膊躺在地板上,冰涼又消暑?真的是這樣嗎?連日來氣溫飆高,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因熱傷害就醫的民眾已超過400人,為了宣導正確地消暑及預防熱傷害發生,門諾醫院社區健康部團隊前進社區宣導,期盼在炎熱的夏季中保持健康與安全。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護理師王莉敏表示,坊間中經常聽到民眾分享消暑方法,包括冷氣開最強、大口吃冰喝冰飲、直接睡地板、沖冷水澡以及打赤膊等,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消暑方式。她進一步說,很多人喜歡將冷氣開到最低溫度,認為這樣可以迅速降溫。然而,這樣的做法不僅耗電量大,還可能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引發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專家建議,冷氣溫度應設置在25-27度之間,並保持適當的空氣流通。吃冰品或喝冰飲確實能帶來短暫的清涼感,但過量攝取冰冷食物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甚至引起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尤其是老年人,腸胃功能較弱,更需注意。至於很多長輩喜歡直接睡在地板上,建議使用涼席或竹席避免容易受涼,導致關節疼痛或感冒。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熱傷害的症狀,從輕到重可分為五種,其中,以「熱中暑」最為危險。

另外,許多人認為洗冷水澡可以迅速降溫,但實際上,冷水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溫排不出、血管收縮供血不足導致頭暈、休克甚至是中風,建議先將身體汗水擦乾,並讓身體適應水溫再沖澡。值得一提的還有,部分男性民眾乾脆以打赤膊的方式來消暑,但此舉不僅讓皮膚水分容易蒸發、造成皮膚老化、也可能受寒感冒,建議可穿寬鬆、排汗衣物。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大口吃冰喝冰飲、直接睡地板、沖冷水澡以及打赤膊等,都是錯誤的消暑方式。
 
王莉敏指出,高溫高濕的環境會導致人體無法正常散熱,這是熱傷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患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由於無法及時攝取足夠水分或藥物影響水分與汗水調節,更容易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中暑情形。

▲▼熱浪侵襲!門諾醫院積極展開衛教行動,灌輸正確的消暑觀念。(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護理師進一步說明了熱傷害的症狀,從輕到重可分為熱痙攣、熱水腫、熱暈厥、熱衰竭及熱中暑等五種。其中,以「熱中暑」最為危險,死亡率高達30%,相當於10人就可能有3人因此死亡。輕度「熱痙攣」症狀包括流汗與肌肉抽筋;中度「熱衰竭」體溫低於40度,症狀包括大量流汗、臉色蒼白、心跳加快、皮膚濕冷;重度「熱中暑」則會出現體溫超過40度、意識不清、皮膚發紅發熱及呼吸困難。
 
各地氣溫不斷飆升,護理師呼籲外出務必做好防曬,也提醒民眾,保持涼爽、多補充水分以及提高警覺是夏日的保健之道,呼籲民眾多攝取含水分高的水果和蔬菜且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大量含糖飲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度過炎炎夏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