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阿里山林鐵中繼站 「奮起湖車庫」 策展招租榮光再現

▲▼   小火車登山的中繼站 古蹟「奮起湖車庫」榮光再現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登山的中繼站 ,古蹟「奮起湖車庫」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簡稱林鐵及文資處)歷經5年多的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及施工,耗資3,400萬餘元,完成「縣定古蹟奮起湖車庫」整修。典雅的建築之美,更規劃聲光俱佳的「山行記憶-奮起湖」展覽,未來也將有廠商進駐服務,以多元創意的風格替經典車庫帶來不同風貌。林鐵及文資處於27日辦理開展活動,期待在地合作讓奮起湖經典地標榮光再現。

▲▼   小火車登山的中繼站 古蹟「奮起湖車庫」榮光再現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 古蹟「奮起湖車庫」以策展方式重現,希望再次帶起奮起湖榮景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奮起湖車庫是林鐵僅存的珍貴檜木造車庫,是列車登山過程中重要的車次換班、鐵道維修、車輛保養與補給的場所。因為列車在這一站停留時間較久,且接近中午用餐時間,奮起湖便當成為當地美食的代名詞,也為奮起湖聚落帶來商機與繁榮。但因71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嚴重影響鐵路運量,造訪奮起湖聚落的人潮急遽減少;87年由林務局及在地居民共同在奮起湖車庫內辦理林鐵通車週年慶,疾呼保存鐵道文化,轉型為古老蒸汽火車展示場,並在107年成立了林鐵及文資處,專責守護這寶貴的文化資產。

▲▼   小火車登山的中繼站 古蹟「奮起湖車庫」榮光再現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致詞 。(圖/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奮起湖車庫修復工程,經過縝密調研,採台灣檜木(紅檜)為修復主要材種,保留既有木榫接構件;完整修復周邊加煤台、水鶴,呈現過往蒸汽火車運作的鐵道文化精華,也強化排水系統、設置無障礙設施、增設細水霧消防設備,提升木構古蹟之火災防護能力。另委託專業設計團隊以「山行記憶・奮起湖」策展主題,透過「林鐵人文與地景」、「林鐵職人的日常」與「百年機具與林鐵文物展示」為三大主軸,介紹奮起湖車庫的修復歷程、建築之美,以及山行火車的運輸風景,車庫內更規劃了聲光俱佳的「燈光劇場」,以29號蒸汽機車為主角,搭配燈光投射及臨場音效,讓觀展遊客能體驗蒸汽機車運行時的感動。

隨著林鐵即將全線通車,奮起湖車站將由「終點站」重新調整為「重要中繼站」,除精彩展覽,更透過場域標租,導入創意特色商店,提升服務品質。未來,因應通車後增加的列車班次,奮起湖車庫更將回歸原始功能,不定時進駐車輛進行檢修作業,使木造車庫能夠動態保存;每日10至20場播放燈光劇場,讓來到奮起湖的遊客能夠近距離感受林鐵職人精神以及文資價值。奮起湖車庫即日起於每日上午9時開館,下午4時30分閉館,標租商店進駐後將再調整營運時間,相關資訊將於林鐵及文資處官方網站與臉書粉絲團發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