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台灣夏天恐達210天」 氣象署發表「降溫告急」影片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8日)發表「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圖/氣象署提供)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8日)發表「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圖/氣象署提供)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危機,是這世代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這世代也是還能做點什麼的最後一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8日)發表「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提及未來台灣夏天恐長達210天,明天起到下周一在氣象署「署慶開放參觀活動」首映,盼喚起關注,從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改變,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全球暖化帶來氣候變遷和危機,過去10餘年來,我國推動一系列政策以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並於去(112)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訂定2050年淨零目標,並制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明訂必須建構調適能力以增進國家氣候韌性的必要性。總統賴清德則於113年6月19日在總統府下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強調從國家的角度推動氣候治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署今也發表「降溫告急」影片,以仿紀錄片拍攝手法,運用逗趣劇情訪問鄭明典、彭啟明、簡又新、許晃雄、林子倫、李鴻源、林子平及張寒瑋等氣候變遷專家,帶出現今國際及台灣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威脅,以及如何運用減緩和調適的策略,來面對全球暖化的衝擊,全片長達70分鐘,影片提到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未來台灣恐有長達210天夏季,甚至恐不利於荔枝等水果在台生長。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受到氣候變遷衝擊,如何調適自己變得相當重要,減碳涉及8大調適領域和6大減量部門,以及2050淨零碳排12項策略,需要很多科學基礎、數據和資料去調適,光靠氣象署無法達成,要結合環境部、國科會和相關產業一起來做,包括氣候變遷調適和危機處理、風險管理等,氣候變遷不僅有風險也有機會,如何面對這些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氣象署啟動「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這樣構想,期待透過影片增進一般民眾了解,讓大家瞭解面對氣候變遷現象,進而引起重視,從自身和生活面做起。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8日)發表「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圖/記者李姿慧攝)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8日)發表「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圖/記者李姿慧攝)

「降溫告急」氣候變遷通識影片劇組成員堅持綠色拍片,拍攝期間除劇本和通告單全部電子化外,不使用一次性道具跟服裝,每位演員及工作人員也自備環保餐具,盡量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減少碳足跡,試著從本身做起,引領觀眾思考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所提醒的「我們是氣候變遷有感的第一代,也是還能做點什麼的最後一代」,鼓勵民眾日常生活及工作上展開更多積極的改變與作為,一起攜手守護台灣,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訂於6月29日至7月1日舉辦成立83周年的「署慶開放參觀活動」,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目標14「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特別規劃「與海同行」主題特展,邀請民眾體驗各樣氣象活動。氣象署署慶開放參觀活動期間也搶先首映《降溫告急》影片,預告片今已上網,完整70分鐘影片將於今年第三季於氣象署官網播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