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非信仰!童子賢:若全民感情不接受核電 我服從大家決定

2024年07月12日 11:53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工商協進會進行專題演講。(圖/記者楊絡懸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工商協進會進行專題演講。(圖/記者楊絡懸攝)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基於對台灣秉持保護與珍惜的信念,他近期提到能源問題,都把「民主、繁榮、安全、尊嚴」關鍵字連結上,全民對能源的需求、對核電的觀感仍然是他最在意的議題,「如果全民感情上不接受,那當然身在民主社會,我會服從大家決定;但相對的,經過適當的知識傳播和資訊理解,全民若有轉變,我也會樂意服從方向,這就是所謂民主。」

童子賢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題,於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上演講。他強調,「台灣的繁榮和自身努力之間關係並不可缺,但相對的,台灣也很幸運的,這世界的轉變帶給我們很多機會,機會必須好好把握,不該流失。」會場聚集大批媒體,演講過後他也接受記者採訪。

行政院長卓榮泰稍早在會場時強調,已運轉40年的核三廠1號機依法除役,儘管《核管法》修法通過,仍需要進行零件汰換、耐震測試等安全檢查,目前看來不可能延役、也沒有3至5年的安全檢查,因此7月27日之後將不再發電,但政府會加速綠能建設和開發新電廠,確保供電無虞。

對此,童子賢指出,兩年前還沒有選舉時,他早就提過核三運行得很好,成本低,40年來安全性也不錯,他只是惋惜仍運作良好、重新投資要上千億元的設施,「那時的國際潮流都傾向於可以延役60年至70年,如今先進國家紛紛修改規定。」

另一方面,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已接受總統賴清德邀請,將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身為該委員會副召集人的童子賢也說,相信李遠哲的說法是出於自由意志、發自肺腑,他也出於對台灣產業的觀察、台灣民生需要用電、國家競爭力也需要穩定的電,都有各自的建議。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記者楊絡懸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記者採訪。(圖/記者楊絡懸攝)

「綠能當然要繼續發展,但是綠能也要思考做縝密的規劃,不致於對環境衝擊到不堪負荷。」童子賢舉例,風力發電、離岸風電設在海洋,海洋有潮間帶,水底生物及珊瑚都會被干擾而破壞,另像是火力發電會排碳,陸地上的發電也會破壞森林、農田和草地,甚至有人告訴他,飛行中的鳥類往下看時,可能會迷失方向,因為地面反光、地形地貌都改變,「我常開玩笑說,能源就是現代文明的原罪。」

童子賢表示,這就是他幾年來對能源的思考,綠能恐怕不是原來想的只要一塊小小土地設置風電、光電就能解決台灣的發電問題,如果是這樣他當然也很樂見,「但我要澄清的是,用『擁核』講我並不恰當,核是一個工具,不是一個支持它或打倒它的信仰。」

他也進一步舉例,北投有垃圾焚化爐,是現代文明的重要設施,同意焚化爐存在不代表「擁抱垃圾、擁抱焚化爐」概念,而是因為這設施可以幫助社會運作做出貢獻,因此設計好、安排好是一個必要的工作。

至於談到「能源的黃金比例」,童子賢也強調,就好像達文西在「人體比例圖」在身體上畫出許多線來尋找比例關係,他認為能源黃金比例就是社會尋找一個讓所有使用者最安全、最舒適的平衡,包括成本及電力穩定的條件,這也是為何他贊成台灣應採取「334」比例,也就是3成綠能、3成核能、4成火力發電的能源配比。

他說,台灣需要一部分的基載電力,也就是可全天候穩定供應的電力,一旦把核能廢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後就要燒更多煤及天然氣,但天然氣更貴、煤又高度汙染,台灣在世界整體的減碳量就會排名不佳。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