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與中研院簽署淨零科研備忘錄 首要目標「增加自然碳匯」

▲農業部與中研院簽署淨零減碳科研合作備忘錄。(圖/記者楊惠琪攝)

▲農業部長陳駿季(右)與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左)簽署合作備忘錄。(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為達到2040農業淨零目標,農業部今與中央研究院簽署淨零減碳科技研究推動合作備忘錄,宣布以「增加自然碳匯」及「減少農業部門碳排」兩大目標,進行創新研發和現場試驗跨領域合作。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將至少投注3億元的科研經費,提供農業淨零解方。

農業部長陳駿季、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今(17日)共同簽署「淨零減碳科技研究推動合作備忘錄」,宣示跨部門、跨領域合作,更深化雙邊合作,共同達到國家淨零減碳的政策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駿季表示,農業場域包括森林、農田、海洋等,可成為自然碳匯綠碳、黃碳及藍碳匯集場域,但以既有科技尚無法實現農業淨零,而中研院是全國最高學術機構,希望透過跨部門、跨領域合作,可以加速科技研發效率,以「創新研發、落地應用」的合作方式,確保減碳、增匯、循環科技研發可落地應用,提供農業淨零解方,已向中央中爭取至少3億元的經費投入。

廖俊智表示,農業部和中研院之前已攜手高固碳狼尾草種植試驗、海藻近海養殖試驗等先導研究,未來將更著力於「增加自然碳匯」及「減少農業部門碳排」兩大目標,希望藉由種植或養殖高固碳量的生質作物,並研發生質作物轉為碳儲存的技術,以提供增加碳匯的新選項。

廖俊智指出,大自然透過生態系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無害但不易分解的形式長期儲存於森林、土壤、與海洋之中,形成自然碳匯(natural carbon sink),若能增加碳匯吸存總量,將可緩解全球減碳壓力,尤其對不易避免排碳的部門,是個有效的補償方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