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公報「改革」一詞出現逾50次 2029任務要完成

▲▼ 習近平出席 第二十屆三中全會  、參與分組討論         。(圖/翻攝 央視新聞聯播)

▲習近平出席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  。(圖/翻攝 央視新聞聯播)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18日在北京落幕,並發布了全會公報,當中「改革」二字出現超過50次,其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成為高頻詞,領域涵蓋教育、科技、土地制度等等。根據三中全會確定的時間表,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週年時,要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

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的改革方向備受世界矚目,為期4天的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

18日公佈的全會公報指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到201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報導指出,在改革步入深水區的當下,單個的問題突破、矛盾解決已經行不通,更需要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形成改革合力。

觀察此次全會公報,「改革」二字出現50多次,其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成為高頻詞。全會提出,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

大陸中央黨校教授竹立家表示,新時代中國大陸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強調普惠、基礎、兜底,就是針對這個主要矛盾,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在醫療、養老等群眾反映突出問題上,回應群眾關切。

報導最後指出,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始終不變的價值取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