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成水世界「55億蓋滯洪池」失效? 專家曝3原因籲1事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凱米颱風帶來驚人雨量重創高雄,外界質疑,高雄前瞻預算花費三分之一(約55億元)在滯洪池上,卻還是災情慘重。高雄一名資深工務人士認為,高雄淹水原因有3個,包含地下排水系統未整合等等,若能把經費運用在雨水下水道、箱涵改建,或許不會淹成這樣。

▲仁武區八德中路、八德南路一帶淹水嚴重。(圖/記者陳宏瑞翻攝,下同)

▲仁武區八德中路、八德南路一帶淹水嚴重。(圖/記者陳宏瑞翻攝)

凱米颱風重創高雄,部分藍營立委質疑高雄前瞻治水失敗。對此,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認為,治水還是有效的,高雄25座滯洪池在颱風期間蓄存490萬噸的水量,大幅減輕高雄市積淹水的情形,由於極端氣候關係,地方排水系統的防洪係數都不足以因應,只要是強降雨很多都會積水,但雨停水都退很快。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在2018年823中南部水災的專案報告中指出,編列884億前瞻預算,而且宣稱要用高科技來做監控,但至今沒有落實。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高雄將三分之一前瞻預算(約55億元)花在滯洪池上,受到外界質疑,一名不具名的高雄資深工務人士認為,高雄淹水有3個原因,包含愛河周邊缺乏濕地、地下排水系統未整合、滯洪池周邊蓋水泥公園未發揮最佳效果,若能把經費運用在雨水下水道、箱涵改建,或許不會淹成這樣。

▲▼整個高雄泡水裡!119條排水系統+25座滯洪池全滿 災情慘重原因曝 。(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高雄119條排水系統、25座滯洪池全滿。(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高雄市長陳其邁26日表示,凱米颱風帶來的降雨量單日山區超過1400毫米、平地高達967毫米,已超過莫拉克及凡那比颱風的紀錄,25日市內滯洪池與相關區域排水設計,都已經達到飽和點,以楠梓跟仁武為例,已超過200年的防洪頻率,岡山、橋頭部分也超過100年的防洪頻率,未來需要因應這種非常大的新型態氣候改變,做出對應策略調整。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也提到,這次凱米颱風在高雄所造成的單日最大累積雨量,超過2009年莫拉克颱風以及2010年凡那比颱風,而且適逢大潮,但所造成的淹水面積已較過去少,退水速度也比過去快,顯見在前瞻基礎建設的治水工程效應下,已經盡力將影響範圍與時間降到最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