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產車自製率新制上路,和泰車與成運汽車均表示支持。(圖/資料照)
文/中央社
經濟部8月1日將實施國產車組裝新制,防堵中國汽車零件化整為零來台,對此和泰車、成運汽車均表示,持續提升自製率,落實在地布局,支持政府政策。
市場預期國產車組裝新制將直接影響中華車旗下MG車款、以及裕隆有意引進的大通汽車,受消息衝擊,中華車今天股價下殺跌停97.7元到終場,成交量放大超過1.3萬張,是2023年12月中旬以來大量。裕隆遊走平盤下,收61元,跌0.97%。
▲這波新制上路受衝擊最嚴重的正是MG,中華車也因此股價下殺跌停。(圖/資料照)
專家分析,國產車組裝新制為保障現有台灣在地車廠與供應鏈權益,建議政府在新制上路前,應與在地供應鏈可擬定與中國同業抗衡的採購價格等配套方案,鼓勵車廠「愛用國貨」,免流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零配件甚至可能「彎道」由第三地或其他形式進入台灣。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將於8月1日實施新制,國內業者若規劃引進4種車款樣態將受管制,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廠生產者及中國品牌者。 此外,產發署表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採逐年提高,上市第1年15%,上市第2年25%,上市第3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也將要求業者符合國產化零件採購比率。
▲福特六和近年不斷投資升級產線,並將提升自製率列為努力方向。(圖/資料照)
電動巴士業者成運汽車回覆記者詢問表示,支持政府相關政策,建議政府這項重大政策,應不僅限於電動小客車,更應擴大到一般民眾搭乘的電動大客車。 成運汽車指出,歐盟等國家將電動車供應鏈在地化比例提高到65%,泰國正面臨政府補助電動車政策錯誤導致中國電動車搶進、泰國國內汽車製造供應鏈慘遭滅頂的後遺症,這些都值得政府借鏡。
和泰車與國產車製造廠國瑞汽車30日表示,在適用對象與比率上,相關車款商品目前均不受影響。和泰車表示,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支持在地零組件,與供應廠商共同成長。
▲和泰車表示這波新制上路旗下產品均不受影響,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與供應商共同成長。(圖/資料照)
社群頻道「壹哥的科技生活」創作者壹哥接受記者電訪分析,過往有部分車廠成車無法引進台灣,透過A地供料、B地組裝的模式,進口車用零件在台灣合格工廠組裝;此外,也有車廠透過台灣下單、第三方國家進口的方式,在台銷售品牌車款,透過這兩種方式,規避技術專利審核以及法規限制。 壹哥指出,上述兩種「彎道」方式行之有年,長期以來可能造成車廠競相採購產地來路不明的零件以作削價競爭的手段,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
觀察全球各主要市場保護在地汽車供應鏈措施,壹哥指出,歐盟、日本、韓國等,對於自身國產車均有相關保護政策,中國更針對發展電動車有完整的補助與支持方案。 壹哥表示,產發署國產車組裝新制,看起來是為了保障現有台灣在地車廠與供應鏈權益,避免上市車款提高採用中國零配件。不過他建議,政府在新制上路前,應與在地供應鏈可擬定與中國同業抗衡的採購價格等配套方案,以鼓勵車廠「愛用國貨」,免流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零配件甚至可能「彎道」由第三地或其他形式進入台灣,成為車廠檯面下的行銷手法。
壹哥分析,因為中國零配件價格相對低廉,若國產車降低採購陸廠零配件,整車銷售價格將因此大幅增加,反而不利於國產車市場競爭條件,甚至有利於進口車廠發展電動車,在消費市場上,消費者永遠只能買到比別的國家貴的車,而且可能越來越貴,這是最糟糕的結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