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更多,反而失去自由。(圖/視覺中國CFP)
文/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
摘自/三采文化《自律即命運》
老加圖 (Cato the Elder)身上的衣服,價值從來不會超過幾美元。他經常跟奴隸一起下田工作,並跟奴隸喝一樣的葡萄酒。他在公共市集買食物,拒絕使用代表上流社會階級的奢華飾物。
他說:「當一樣東西過剩,它就不便宜了。」他不會買不需要的物品⋯⋯如果那是他不在乎的東西,他不會管其他人是否在乎。不過像這樣節儉度日,重點不在於剝奪,而是不產生依賴心。
老加圖深受他心目中的英雄馬尼烏斯.庫里烏斯 (Manius Curius )所啟發,住在一間簡樸的房屋裡。庫里烏斯是一位偉大的征服者。在庫里烏斯最有勢力的時期,有一些人被派去賄賂他,卻發現他在廚房熬煮蕪菁。他們立刻了解到任務失敗了。一個物欲低成這樣的人,不可能被別人誘惑。
當欲求比需要更多,會變得脆弱。當我們過分擴張,當我們向外追逐,會無法自給自足。這就是老加圖拒收昂貴禮物、從事政治活動不收取分文、外出幾乎不帶僕人、保持事物簡單的理由。
有個人曾經問一位斯巴達國王,斯巴達人從「斯巴達式」習慣,獲得了什麼好處。他回答:「我們從這樣的生活方式獲得了自由。」
拳擊手魯賓.卡特 (Rubin Carter )是怎麼熬過大約19年的冤獄的?他所憑藉的恰好與財富相反。他在監獄裡刻意不接受任何會帶來舒適的基本用品:他不睡枕頭、不聽廣播、不用毯子、不看電視、不看色情片。為什麼?因為那樣一來,他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失去。因為那一來,獄卒就沒有可以對他施加影響的著力點了。
對自己稍微苛刻一點,就比較不會被別人刁難;嚴格要求自己,可以去除別人對我們的影響力。量入為出的人能夠比無法節制的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正因如此,藝術家米開朗基羅雖然沒有過與老加圖同等的簡樸生活,卻也不接受有錢業主餽贈的誘人禮物。
他不希望虧欠別人。他明白,真正的財富是能夠獨立自主。
老加圖或米開朗基羅的生活看似艱困,但從許多方面來看,那卻是比較容易過的生活。少一些煩惱,少一些需要拍馬屁的人,沒有需要羨慕的事物⋯⋯或不必擔心忌妒你的人會從你身上搶走什麼。
要記得:過度地擴張或付出,而導致債主找上門的人⋯⋯或領取高薪,而無法承擔失去工作的人,不會過得比別人快樂。被困在不斷加速的跑步機上,而沒有實際前進的人,不會過得比別人自由。
我們開玩笑說,沒有「(填入某樣奢侈品)」會死。我們真心問:怎麼有人能沒有這樣東西過生活?答案是什麼?他們比你堅強。
編輯麥斯威爾.柏金斯 (Maxwell Perkins )的壁爐架上刻著:「愈豐富的人,需求愈少。」去除不必要、過多的物品後,就只有你自己了,餘下的才重要。
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多餘的東西?這個嘛,其中一個指標是別人有多想要你接受那樣東西。沒有安全感的人會一直想要強迫我們喜歡他們。另外一個指標則是:你對這樣事物的興趣是否來自想要追趕上他人,還是害怕錯過什麼。問一問自己:我或所有人一直沒有那一樣東西,不也活下去了嗎?上一次我獲得了渴望至極的事物,又如何呢?——獲得那樣東西之後的感覺維持了多久 (是不是買完就後悔了? )你要怎麼知道,擁有這樣東西以後,不會真的讓你過得更輕鬆?因為上一次你渴望至極的事物,也沒有幫助你活得更輕鬆!去翻翻你的雜物抽屜或櫥櫃深處,你就曉得了。
想一想短短前幾年你所擁有的東西還比較少的時候,你是不是過得比現在更滿足?當時你是不是過著簡樸許多的生活,只擁有必需品。當時你是不是需要得比較少。你回頭看年輕時奮鬥打拚的生活,你會覺得自己當時活得很貧乏嗎?你會覺得當時活得很辛酸嗎?
通常不會。那些是很快樂的日子。我們可以說很想念當時。那時候事情比較簡單,生活比較清晰、明確。未來接觸的多數奢侈事物,我們當時甚至並不曉得它們的存在。我們沒有那樣的渴求,連有那樣的可能性都不知道!
那些東西只是讓你不自由、變得有依賴性。
你的欲望愈小,就愈有財富、愈自由、愈有力量。就是如此簡單。
▲暢銷全球的現代哲學作家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撰寫《自律即命運:節制與自控的力量》,繁體中文版來台。(圖/三采文化)
《自律即命運:節制與自控的力量》透過豐富的名人事蹟,結合斯多葛哲學的核心思想,深入探討「自律」,它代表了節制、克己、從容、平衡,幫助讀者實現理想和長遠目標,如今也將發行繁體中文版,由三采文化出版,7月5日上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