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舊金山逝世 享耆壽98歲

2024年08月5日 17:43

▲李政道2006年於北京出席諾貝爾獲獎者論壇。(圖/CFP)

▲李政道2006年於北京出席諾貝爾獲獎者論壇。(圖/CFP,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知名物理學家,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因病醫治無效,於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逝世,享耆壽98歲。李政道曾為二戰後最年輕的諾獎得主,他發現關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和楊振寧教授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2006年於北京出席諾貝爾獲獎者論壇。(圖/CFP)

《澎湃新聞》報導,從李政道先生代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王垂林等多位李政道教授友人方面獲悉,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逝世,享年98歲。同日,上海交通大學相關方面也對李政道逝世的消息予以證實。

公開資訊顯示,李政道原籍江蘇蘇州,出生於上海,具有美國國籍,曾在1944年至1946年先後就讀浙江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費米講座教授,198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全校講座教授」。

李政道曾任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義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研院院士,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科學獎和義大利共和國最高騎士勳章等殊榮。

李政道在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從弱相互作用研究領域做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論、弱相互作用的普適性、中間玻色子理論以及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CP破壞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統計力學上,他和楊振寧、黃克孫合作對多體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70至80年代,李政道創立非拓撲性孤子理論及強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場論中的「李模型(Lee Model)」、「KLN定理」及「反常核態」概念等。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