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攝護腺癌診斷多晚期!醫提5大警示徵兆「別當太操勞」

2024年08月7日 22:22

▲▼性功能障礙,男性下半身問題,不舉,泌尿問題。(圖/記者洪巧藍攝)

▲泌尿科醫學會指出,攝護腺癌的症狀包含排尿異常、夜尿。(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明天就是父親節,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今(7)日示警,台灣男性診斷發現攝護腺癌多為晚期,常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或僅以為是太操勞、壓力導致而被忽略,提醒男性朋友應定期自我檢視「三大健康指標」,5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查,若有5大警示徵兆,應該警覺就醫檢查。

衛福部統計,男性國人平均健康餘命僅69.92歲,整整比女性少6.05歲;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攝護腺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名,標準化發生率仍有上升的趨勢。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表示,觀察發現男性健康意識普遍較女性低落,身體有不尋常狀況常認為是「最近太操勞,忍一下就過」,再加上不良生活型態如吸菸、喝酒,或工作久坐久站等原因加劇健康惡化。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特別於父親節鼓勵男性朋友,應定期自我檢視「三大健康指標」避免攝護腺癌上身。(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呼籲男性應定期自我檢視「三大健康指標」避免攝護腺癌上身。(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劉忠一表示,男性健康的三項關鍵指標分別是「生理狀況(包括年齡、體重及家族史)」、「生活飲食型態」及「荷爾蒙狀態」。

其中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與各種癌症和慢性病可說是環環相扣,劉忠一指出,包含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菸和過量飲酒,會提高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與久坐久站的工作環境,也都是造成慢性攝護腺炎的危險因子。

劉忠一指出,攝護腺癌的症狀包含排尿異常、夜尿、尿液或精液帶血、骨頭疼痛、攝護腺特異抗原濃度(PSA)指數上升等等,應該就醫檢查,以免罹病卻錯過黃金治療期。

泌尿科醫學會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應檢查PSA指數並搭配肛門指診,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攝護腺癌,且有健保給付。目前也有最新的攝護腺健康指數(PHI)抽血檢驗攝護腺癌,根據研究指出PHI檢測的精準度是一般篩檢的3倍,可提供醫師進一步的判定,輔助臨床診斷,有效減少約3至5成非必要性切片,但目前屬於自費項目。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