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掀AI人才搶奪戰 大模型崗位6職缺搶1人年薪220萬起跳

▲▼ 人工智慧,AI,科技。(圖/CFP)

▲人工智慧大模型高度發展。(示意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全球人工智慧(AI)持續高度發展,各類AI大模型推陳出新,市場對於研發及技術人員求才若渴,形成一股招聘熱潮。大陸求職招聘平台「獵聘」數據顯示,今(2024)年一季度,AI相關職位同比增加321.7%,投遞該領域的人才數量同比增長946.84%。目前最緊缺的大模型算法崗位,人才供需比僅為0.17,大概相當於6個崗位爭奪1個人才。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內負責「迎賓」的AI仿生機器人。(圖/CFP)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內負責「迎賓」的AI仿生機器人。(圖/CFP)

《澎湃新聞》報導,薪資方面,開出年薪50萬-70萬元人民幣(約225萬-315萬元新台幣)是普遍價格,年薪超百萬人民幣(約450萬元新台幣)甚至達到200-300萬人民幣(900萬-1352萬元新台幣)之間,在業內也並不罕見。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大陸共計推出305個大模型,包括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萬物、MiniMax、智譜AI、階躍星辰等六間「獨角獸」公司。

大陸人才交流平台「脈脈」CEO林凡表示,互聯網時代興起,哄抬薪資搶人時,出現過2倍甚至2.5倍薪水挖人的情況,「現在大模型領域,搶人更加務實、理性,儘管薪資漲幅普遍達到50%以上,但是不再有公司會玩命砸錢搶人。」

▲百度開發的文心一言。(圖/CFP)

▲百度開發的文心一言。(圖/CFP)

2000年出生的趙宏在上海交大畢業後入職騰訊,擔任AI工程師,他表示,自己本科是電子芯片(晶片,下同)專業,通過在華為實習轉行進入AI行業,「以研究生身份入職大廠,最低的年薪大概40多萬(人民幣,下同),最高大概是55萬元左右。」

不過,大廠開出200萬年薪的高薪只局限於核心技術人員,趙宏透露,國內做基座類模型的人才90%都出自清華,真正會調模型、訓練模型的甚至不超過200個人,「大模型的核心代碼主要是靠少數大神。很多公司提供的AI崗位,都是在安裝運行開源代碼,調整參數,有很多重複勞動,和動輒十萬人的互聯網大廠相比,AI獨角獸的員工數量普遍僅有幾百人。」

脈脈數據顯示,從2021年起,字節跳動連續四年位居新發佈AI職缺數量第⼀,在多個大廠中對大模型人才的招聘指數最高,達到17.24。至於在招聘AI人才量最多的前十名企業中,字節跳動排名第一,小紅書第二,接下來依次為螞蟻金服、美團、華為。從薪資來看,華為對大模型人才的月薪給到了5.5萬元,成為大廠中新發大模型崗位薪資最高的大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