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後,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嘉義縣青木堂合作社網室木瓜災損情形。(圖/行政院提供)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考量到極端氣候時代來臨,治水工作也被卓內閣列為重點施政項目之一。工程會主委陳金德21日表示,明年的治水經費連同前瞻預算,規模來到551億、比今年增加40%,未來的治水目標將是不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不能有財產嚴重損失、不能造成長時間生活不便,「會淹水,但是要很快退水、沒有造成傷亡,會考量這些目標」。
針對凱米颱風後續的災損復原,陳金德說,有部分地方政府所屬公共設施的復原需要中央協助,這次包括工程會、水利署、農業部、主計總處,到12個縣市面對面了解災損情形。目前12個縣市總共提報193億災損金,經過這樣的會談後會再做必要修正,各相對機關可以馬上視察會勘。
陳金德說,颱風來、水就來,這次颱風雖然豪大雨,但跟過去幾年相比,退水退很快,沒有造成民眾長時間的不便。山區部分,因為有歷次的災損經驗,會封路、強制撤離;平原部分,雖然有水災、淹水、溢堤,但沒有造成重大傷亡或嚴重財產損失,市區淹水退得快,多年來長期治水有達到一定效果。
陳金德也以高雄為例,在陳菊時代就開始設滯洪池,雖然颱風的雨勢讓滯洪池滿了,但多少還是降低了更大的災損,「以這為例,治水一點一滴地做已經有效果」。
針對未來的治水方式,陳金德說,卓院長非常重視,強調要有系統性的治水,加上明年的治水經費會增加,共編了551億、比今年增加40%;其中,包含總預算351億元、前瞻計畫180億元及特種基金20億元。在系統性治水方面,例如要重視山上的森林保育,集水區如上游水庫周圍的水土保持,這都分屬不同機關,還有經費的配置等等。
陳金德表示,極端氣候下的豪大雨、強降雨會越來越多,要抓住一個原則,因為預算有限,因此在做治水工作時一定要達到幾個目標,不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不能有財產嚴重損失、不能造成長時間生活不便,「會淹水,但是要很快退水、沒有造成傷亡,會考量這些目標」。
陳金德說,除了硬體治水外,希望透過調適、適應的方式,增加每個地方的防水韌性。例如這次水利署就有提出一個嘗試性做法,在雲林的低窪地區推動「在地滯洪」,考量部分縣市無力建造滯洪池,有些農田是一期作、二期休耕,用把田埂加高的方式,在汛期時先把水排掉,因應豪大雨來臨可以讓農田變成滯洪池,「這次有一個村落因為這種在地滯洪,沒有造成家戶淹水,是一種調適作為」。
陳金德也說,行政院也在鄭麗君副院長當召集人、秘書長及政委當副召集人,要成立「水及流域永續推動小組」,將來除了治水之外還有取水、用水以及污水處理,都要整體考量。取水方面除了水庫外,還有伏流水的取水等;用水部分包括民生用水、工業用水、灌溉用水等;污水處理包括家庭廢水、事業廢水的處理,以及水再生的處理等。
▲中南部地區受到凱米颱風重創。(圖/行政院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