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科學家發現新反物質超核「反超氫-4」 迄今實驗上發現最重者

2024年08月22日 11:15

▲宇宙大爆炸。(圖/CFP)

▲宇宙大爆炸。(示意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科研人員首次在相對論重離子金金碰撞中,觀測到一種新的反物質超核「反超氫-4」,這是迄今實驗上發現的最重的反物質超核。相關成果於昨(21)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

▲▼天文學家10月9日發現一次伽馬射線暴(GRB),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宇宙爆炸。(圖/翻攝nasa.gov)

▲宇宙爆炸。(圖/翻攝nasa.gov)

《北京日報》報導,此次發現的反超氫-4是在相對論重離子碰撞實驗中產生。位於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能將重離子束加速至接近光速並使其對撞,在實驗室中模擬宇宙早期大爆炸的狀態。

這種對撞能產生幾兆攝氏度的高溫火球,包含幾乎等量的正物質與反物質。火球迅速膨脹、冷卻,使得一部分反物質有機會逃離與正物質湮滅的命運,被環繞對撞點的STAR實驗探測器觀測到。

「反超氫-4」由一個反質子、兩個反中子和一個「反Lambda超子」組成。由於包含不穩定的反Lambda超子,反超氫-4飛行僅僅幾公分後就會發生衰變。

研究團隊分析共約66億個重離子碰撞事件的實驗數據,最終獲得了約16個反超氫-4的信號。對反超氫-4壽命的測量表明,和與其對應的正粒子超氫-4相比,兩者壽命沒有明顯差異,再次驗證了正反物質性質的對稱性。

全球現今物理學知識認為,物質和反物質的性質相對稱,在宇宙誕生之初應該存在等量的正物質和反物質。但由於某種神秘的物理機制,導致了早期宇宙中正反物質數量極小的不對稱,在絕大部分正反物質湮滅後,約百億分之一的正物質得以存活,構成了今天的物質世界,並成為人類文明誕生和存在的基礎。

同時,反物質十分罕見,由若干反重子進一步組合形成的反物質原子核和反物質超核則更加難以產生。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僅發現了6種反物質(超)核。

STAR是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的大型國際實驗合作組,成員來自14個國家、74個單位的700多位研究人員組成。本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仇浩團隊主導完成,該所博士生吳俊霖、路坦在物理分析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在衰變粒子重建技術及效率計算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