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隊救人遭虎頭蜂圍攻亡!雪羊曝自救2關鍵 跑對方向才能保命

▲▼屏東學生登山團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攻擊 2獲救1昏迷(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屏東學生登山團在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攻擊,2人受傷1人不幸死亡。(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來自屏東的20人學生登山團22日在台東的浸水營古道健行,不料遭遇虎頭蜂群攻擊,期間41歲洪姓嚮導指揮學生疏散、試圖驅趕蜂群,背部有超過50處螫傷,送醫搶救後不治。對此,登山攝影粉專《雪羊視界》引用專家說法,分享虎頭蜂的相關知識,希望幫助大家正確應對,「平安上山,快樂下山!」

雪羊視界在臉書表示,這起悲劇讓他直覺想到39年前著名的陳益興老師事件,兩人都是基於保護隊員而留下喪生的悲劇,所以他決定分享專攻虎頭蜂領域、台大昆蟲研究所畢業的「怪獸老師」姜義晏的觀點,因為姜多年來有與各種虎頭蜂大量交手的經驗。

姜義曾指出,遇到虎頭蜂的唯一解就是避免驚擾、安靜離開絕對不要出手揮動激怒虎頭蜂,盡量採取閃避、不要讓蜂停到自己身上,若遭圍繞、鎖定攻擊,馬上掉頭沿著來時的方向撤退,愈快愈好,因為決定虎頭蜂是否攻擊的不是氣味,而是「是不是太接近巢穴」、「有無丟東西、揮動等攻擊行為」

經過實驗證實,虎頭蜂會優先選擇「人體頭部與上半身」攻擊,還會瞄準眼睛。衣著上,尤以身穿黑色毛料材質最危險,其次是深咖啡、深藍色等毛料,「因為這種風格會讓你長得像百萬年來騷擾蜂巢的野獸,例如黑熊或猴子。」

另外,虎頭蜂的追擊距離上,黃腰虎頭蜂最短,超過巢穴方圓5公尺就懶得繼續追了,最遠的是黑腹虎頭蜂,追擊距離可達100公尺以上。可以肯定的是,「離巢穴越遠,攻擊性越低,所以不管跑不跑得贏虎頭蜂,能爭取離蜂巢越遠就是越安全的。」

姜義曾重申,面對虎頭蜂攻擊,「跑」就是唯一解,還要跑對方向,沿來時路撤退,「其它民俗傳說都不要亂信,那些都很危險。」

不過,每個人跑步速度不一樣,面對虎頭蜂最好是防範勝於治療,「虎頭蜂大概從8月中開始變得活躍,在秋季前後到中低海拔山區,就不能太嘻嘻哈哈,尤其領隊或主揪,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在剛剛遇到虎頭蜂,還沒深入巢穴領域時,就馬上判斷要繼續前進或立即撤退,確保全員都能平安離開攻擊範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