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防6大傳染病竄升!台大醫示警:今年疫情怪「腸病毒最棘手」

2024年08月30日 06:00

▲洗手是防範腸病毒最有效方式。(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全國中小學今天開學,因為人際互動增加,疾病傳播風險也跟著上升。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示警,開學後可以預期有6種疾病會增加,其中又以腸病毒最為棘手,因為今年疫情趨勢「很奇怪」,其他還有呼吸道傳染疾病包含: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黴漿菌,最後因為接近中秋節,也要注意腸胃炎威脅。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開學後腸病毒最棘手

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上周國內因為腸病毒就診達1.3萬人次,處於流行期且呈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腸病毒以往在暑假期間會脫離流行,到開學後才再有一小波疫情,沒想到今年卻反常,不但持續處於流行(單周就診人次超過流行閾值的1.1萬人次),還在8月中旬就出現反轉上升跡象,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直呼「不尋常」。

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近來兒科因為腸病毒就診開始變多,情況很奇怪,一開學一定會更多,而且陸續有收治到重症個案,不知道是病毒變強還是民眾的抵抗力變差。因為腸病毒容易變異,若不斷重組有機會變強,但是經歷新冠疫情之後,免疫反應有可能變差。

▲▼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圖/疾管署提供)

▲腸病毒處於流行期,近期門急診就診(紅線)已經出現上升趨勢。(圖/疾管署提供)

防範腸病毒最有效的方式為確實做好手部衛生,黃立民提醒,一定要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學校方面則要做好環境消毒措施,比較便利的方式是在教室配置紫外線消毒設備等放學後使用。

疾管署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0型為多,克沙奇A16型次之,另易引起嚴重症狀的腸病毒A71型近期未檢出,D68型則為零星檢出,不過感染個案均為輕症。今(2024)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

開學後中秋連假,腹瀉腸胃炎拉警報

疾管署疫情監測指出,上周國內腹瀉就診人次達12.5萬,連續4周出現上升趨勢,高於2019~2022年同期;另全國近4周(第31至34周)共接獲79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也高於過去五年同期通報,分析其中又以諾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為最多。

疾管署說明,諾羅病毒潛伏期約24到48小時,食用受諾羅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大規模群聚事件。

羅一鈞指出,各級學校開學加上中秋連假烤肉、聚餐多,疫情預期將持續上升至9月底。黃立民也提到,學生方面,營養午餐業者把關要靠學校,但是一般外食也可能增加風險,提醒民眾多注意飲食衛生和洗手,避免生食。

▲▼開學首日。(圖/記者黃國霖攝)

▲中小學開學,資料照。(圖/記者黃國霖攝)

呼吸道傳染病

根據疾管署統計監測,上周新冠就診2.1萬人次,較前一週下降20%,併發症個案通報也連續兩周低於流行閾值,已脫離流行期。流感疫情方面,今年雖然出現7年來首見的夏季流行疫情,但是已經在7月底脫離流行。

黃立民指出,開學以後呼吸道傳染病包含新冠肺炎、流感,甚至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都會增加,另外國內黴漿菌從今年上半出現到現在還沒有斷流行,且和大陸疫情類似,出現抗藥性達到8~9成。防範的重點將在於生病小朋友不要去學校,在學校也要教導小朋友做好防護,咳嗽時要把口罩戴起來。

黃立民分析,9月份疫情應該會以腸病毒為最主要,但是到了10月份之後呼吸道疫情會接力明顯上升。

根據疾管署最新公費疫苗接種規劃,今年秋冬流感疫苗與新冠單價JN.1疫苗會同步於今年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其中幼兒與學童是屬於第一階段適用對象。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圖/ETtoday資料照)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