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易面臨「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發炎疾病,情況嚴重時會因為乾癢搔抓導致破皮流血,還會有結痂裂開的傷口,平日一定要配合用藥並做好肌膚照護。醫師指出,台灣夏季過於潮濕,冬天又乾冷,肌膚護理方式會有所不同,不能用一樣的方式去做。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國外教科書都寫說「異位性皮膚炎都是冬天惡化、夏天會改善」,但是台灣的夏天太過潮濕,和國外情況有所不同,異膚患者在夏季惡化占達8成,冬天惡化占比約7成,甚至有人是春夏秋冬狀況都不好。
而異位性皮膚炎在夏季與冬季的肌膚護理完全不同。朱家瑜分析,夏天的時候重點要「保持涼爽」,如果流汗時應該先沖澡,換上清爽內衣;在室內可以吹電風扇、冷氣,戶外則避免太陽曝曬。使用乳液應該選擇清爽型,屬於水狀質地,避免用乳霜等太油的產品。
患者日常運動還是可以做,但是有些地方要注意。朱家瑜舉例游泳,因為水中含氯會刺激皮膚,應該避免久泡,且游泳之後第一件事情應該去用自來水沖澡,把皮膚上的氯給沖掉,後續則趕緊把身體擦乾,再使用乳液。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至於冬季,朱家瑜表示,台灣冬季相對屬於乾冷,尤其是大陸冷高壓來臨時,得更注意保濕,避免皮膚過乾,可以使用乳霜類產品,也可以用凡士林保濕。另外冬季皮膚容易過乾,泡湯要注意水質,有些溫泉水屬於強酸性,應該避免或者稀釋才泡,建議選擇中性泉或者弱酸性泉。
台灣冬季還是會偶爾有溫度較高的時間,朱家瑜提醒「洋蔥式穿法也很重要」他常常遇到病人冬季穿套頭毛衣,結果檢查皮膚一拉起來,裡面全部都是汗水,汗水在身上積著也會讓異膚惡化。他也提到,有些異膚學生患者,體育課結束又沒機會沖澡,建議可以多帶一件乾淨內衣,下課時把身上擦乾淨再換上。
為了瞭解異膚病友治療後的病症改善情況,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發起全台異膚大調查,結果顯示,異膚病人嚴重程度常常被低估,醫師經嚴謹的醫學評估,約2到4成病友為中重度異膚,但病人主觀感受為中重度異膚的比率卻逼近5成(49.2%)。
不過,朱家瑜強調,異膚病友只要不迷信偏方或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尋求專科醫師的幫助,正確診斷與持續治療,統計顯示,經1年治療,中重度異膚病友比例從4成降低為1成,病況與癢感皆獲得顯著且長時間的改善,有助重拾信心,展開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