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12人疑似吃下蝸牛小米粽食物中毒,造成3死、6人住進加護病房。(圖/記者楊漢聲翻攝,下同)
文/中央社
台東12名民眾疑似中毒案,目前在加護病房的6名民眾狀況比昨(18日)穩定,家屬呼籲外界對中毒原因勿臆測,等待官方調查結果;也有民眾擔心污名化原住民傳統美食小米粽及蝸牛。
台東南迴線昨天12人疑似食物中毒,導致3人死亡、6人住進加護病房。 台東馬偕醫院今(19日)上午表示,目前在醫院的7歲男童與插管的66歲楊姓婦女、59歲楊姓婦女、45歲新姓男子,狀況都比昨天穩定。
在台東基督教醫院的40歲曾姓女子與在衛福部台東醫院53歲楊姓女子,目前尚插管治療,但狀況也都比昨天穩定。家屬在群組呼籲民眾對中毒事件不要以訛傳訛,等待官方調查結果。
台東社群網站也有網友呼籲「謠言止於智者」,不要污名化台東的國民美食蝸牛與原住民傳統美食阿粨 (小米粽)。林姓網友說,昨天事發後接獲許多長輩電話,加重語氣提醒他「千萬不能吃蝸牛或那個粽」,訊息越快謠言越容易滋生,「媒體識讀」是現在學校最大考驗。
擔任老師的林姓網友,經常走訪部落,參加活動或家訪,他說,吃過很多的阿粨,這是部落傳統美食文化,不能污名化的。
民進黨前台東立委賴坤成也在臉書(Facebook)呼籲「不要妄加揣測,也不要網絡瘋傳,無濟於事,也可能污名化某些食品!」 他說,中毒事件社會大眾所關心也是網絡群組上大量討論、評論的訊息多與事實不符;在台東生活一輩子,野外撿拾蝸牛、部落祭典享用吉那富阿粨 (小米粽)已不知幾凡,為何會發生如此又急又嚴重事件,殊令人費解。
他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利用在地食材是偏鄉傳統生活模式,雨後撿拾蝸牛或到溝渠撈田螺作為副食都是台東生活日常,特別是清脆、嚼感十足的炒蝸牛更是國民美食,幾乎所有山產店或快炒店都是必備菜單。
雖然也知道雜食的蝸牛在田間可能誤食到有噴灑農藥的作物,但多數蝸牛撿拾後都會先放置幾天才處理,也有是人工飼養,且發生中毒機率微乎其微,已經多年未聞,中毒原因尚待檢驗,不宜過多揣測,但可預見一定會影響蝸牛食用意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