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推出「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其中也揭開文學改編的新手法。(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文學改編影視是常見的創作手法,不過從紙本躍上大螢幕,也會面臨意想不到的考驗和驚喜,甚至需要創造全新角色來詮釋。台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都是成功的案例,這兩部作品注入了全新改編手法,也就是「創造全新主角」,電視劇的鄭花甲、陳嘉玲,都不是原著中的角色,透過創造主角來說故事的方式,也讓原著作家表示「很喜歡!」
▲特展現場還有美術道具。(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推出「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匯集台灣10年來,超過20組文學改編影視的代表作,如《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八尺門的辯護人》等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
展覽現場除了有影視作品片段、劇照,還有美術道具,讓觀眾深入了解創作者背後投入的心血,見證他們如何大膽顛覆傳統,結合有生命力的台灣文學作品,讓台灣文化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策展人林欣怡分享文學改編新手法。(圖/記者林育綾攝)
策展人林欣怡笑說自己是「電視兒童」,靠著多年來喜歡看各種影視作品以及過人的記憶力、組織分析能力,爬梳各種改編神作,分享每部作品改編和轉譯的手法、型態,並挖掘製作的幕後花絮和私藏道具。
她介紹,曾經爆紅的懷舊感台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都屬於全新改編手法,不像典型找一部小說,盡量貼近原作的角色、故事情節來影視化,而是創造「全新主角」來詮釋。
林欣怡說,在兩部作品原作當中,並沒有特定的主角,鄭花甲、陳嘉玲都是為了影視化而全新創造的角色,透過他們來說故事,也傳遞作品的核心內容。
▲▼《俗女養成記》透過創造出「陳嘉玲」,訴說大齡女子如何回歸內心反思,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圖/記者林育綾攝)
林欣怡說明,《俗女養成記》原先是作者江鵝在進入熟女階段後,沒房、沒結婚、沒小孩,思索著自己如何期待成為一位「淑女」,卻活成「俗女」,而開始回溯童年,獲得一票同齡層的共鳴往事而出版成書。
搬上電視劇時,導演及編劇群透過創造出「陳嘉玲」,訴說一名大齡女一路在社會奮鬥後,面臨人生的困惑和質疑,裸辭後回來探索自身內在,並踏上屬於她的「英雄旅程」。
儘管「大人版嘉玲」的故事情節幾乎是虛構,但原作江鵝當時稱讚,整齣戲沒有偏離原作的核心精神,導演和編劇們透過改編,創造出一個靠近「最大公約數」的版本,讓她很敬佩;加上由「女神」謝盈萱來飾演,讓她開心興奮了好一段日子。
▲文化部推出「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圖/記者林育綾攝)
另外像是《花甲男孩轉大人》,根據小說《花甲男孩》改編,在原著中其實沒有特定的主角,為了電視劇而創造出「鄭花甲」。原作楊富閔也說,當初有參與改編的討論,自己也非常喜歡這樣的呈現。
除了文學改編,也有不少網路人氣IP作品影視化,像是《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都是將網路社群互動融入改編作品中。另外靈異類題材也意外受歡迎,像是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散文,融合了恐怖、溫馨、社會反思,改編成舞台劇,都是相當有創意的跨界改編型態。
▲「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26日,在文化部藝廊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26日,在文化部藝廊展出,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9點到下午6點,免費參觀,對於台流影視娛樂、文學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機會。
讀者迴響